「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2021-08-18     玉兒     反饋

他常常在節假日要求劉軒學習中文;

在劉軒要出去玩時,要求他撿松果、掃樹葉,清理屋檐下的排水溝。

劉軒覺得父親是沒事找事,於是,經常跟父親頂嘴,對著干。

父親也經常罵他是個叛逆的「混帳小子」。

有一次,父親責問劉軒:

「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叛逆?」

劉軒理直氣壯地頂嘴道:

「因為我覺得我長大了,不該什麼都聽你們的。

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裡!」

就是這樣擁有著強烈自我意識的劉軒,長大後驚艷了所有人。

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學習自己喜歡的心理學,並成為了著名的心理學專家;

他利用自己跟父親多年鬥嘴訓練出來的敏捷思維,迅速反應,進入了媒體,一躍成為台灣文化媒體人的代表;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1100.avif

他利用自己不服輸,喜歡嘗試,喜歡挑戰的性格,勇敢地去探索自己的各種可能性,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他去策劃廣告,成為台灣知名的創意達人和品牌顧問;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1101.avif

他去參加演講比賽,成為《我是演說家》全國總冠軍。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1102.avif

他的獨立、自信、勇敢,堅毅不服輸,讓他的人生充滿了驚喜,也實現了各種可能性。

正如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所言:

能夠跟父母進行爭辯的兒童,長大後會比較自信、有主見,擁有創造力,敢於挑戰自己。

所以,會頂嘴的孩子,往往未來可期。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1103.avif

允許孩子頂嘴,但是要選擇性「妥協」

孩子頂嘴的過程,是孩子為自己爭辯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引導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過程。

我們允許孩子頂嘴,但並不是讓孩子任意妄為。

當孩子頂嘴時,我們需要有選擇性「妥協」。

1. 非原則性問題,態度要溫和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父母批評孩子的帖子,裡面有兩條評論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

「小時候挨訓,你只要說一句話,他就說你頂嘴。你要是一聲不吭,他就說你是啞巴。」

「父母永遠分不清解釋和頂嘴的區別。」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頂嘴當成和自己做對。

但事實上,孩子頂嘴隱藏著很多原因,也許是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也許是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也許是討厭被父母壓制,命令的感覺……

如果父母粗暴地把孩子頂嘴定義為「不好的行為」,既封閉了跟孩子好好溝通的通道,也傷害了親子關係。

所以,面對那些不會破壞規則、不會影響別人、不會有危險的事,我們可以適當妥協,聽一聽孩子的聲音。

以前,我和兒子就經常因為寫作業發生衝突。

我想讓兒子放學回家,第一時間寫作業,而兒子總是喜歡先玩一會再寫作業。

記得有一次,我用命令的語氣警告兒子:

「你現在必須回屋寫作業,不然我就把你的玩具全部扔掉。」

兒子氣沖沖地頂撞我:

「我自己知道要寫作業,但我為什麼不能先玩會,再寫作業,憑什麼什麼都要聽你的。」

兒子的話,讓我一時語塞,也點醒了我。

是啊,憑什麼什麼都要聽我的,我為什麼就不能聽聽孩子怎麼說。

於是,我開始認真誠懇地詢問兒子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先玩會,還是先寫作業?」

然後,向兒子表達我的想法:

「如果先玩會,你做作業可能要到很晚。

如果先寫作業,你可以痛快地玩,不用擔心一會還要寫作業。」

兒子認真思考了一下,痛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

這讓我明白了一件事:

當父母和孩子發生衝突時,不要把孩子當成麻煩的製造者,而是要把孩子當成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

只有溫和的引導,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尊重,孩子才願意跟父母好好溝通。

2. 原則性問題,態度要堅定

曾看過這麼一段視頻:

一位爸爸帶著兩個女兒逛超市,小女兒故意打掉姐姐手裡的東西。

爸爸很生氣,要求小女兒給姐姐道歉。

小女兒氣洶洶地拒絕,並躺在地上大聲尖叫,並狡辯說:

「不,我不道歉,我不是故意的。」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1104.avif

小女孩的姐姐向爸爸求情:

「算了吧,她不必非要道歉。」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1105.avif

小女孩聽見後,有些得意地繼續頂撞爸爸:

「她說了,我不用道歉。」

然而,爸爸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真地看著她,用堅定地語氣一次又一次要求她必須道歉。

最終,小女孩在爸爸強硬的態度下,跟姐姐道了歉。

你看,允許孩子頂嘴,並不是允許孩子放肆、無禮。

孩子的思維並不成熟,那些「無禮的事」,「危險的事」,「容易造成破壞的事」,必須堅定地跟孩子說「不」。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1106.avif

記得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

中國父母最難能可貴的一句話就是:

孩子,你自己怎麼想?

事實上,孩子不是永遠都錯,父母也不是全都正確。

一味地命令或者強迫孩子聽話,必然會導致孩子的反抗。

只有父母先學會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讓孩子改變態度。

父母對待孩子頂嘴的方式,藏著孩子與未來交手的樣子。

允許孩子頂嘴,堅定地與孩子站在一起,才能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