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多苦,只有自己知道」女人一生,會經歷「4次放下」

2021-08-19     司馬懿     反饋

而這一切的開始,都源於丁阿婆對孩子放不下的留戀。

母親越不放手,對孩子的傷害越大,孩子越難長大。

為人母親,總要學會接受孩子的漸行漸遠,放手讓孩子去成長,讓孩子自由馳騁。

而我們也會在放手後,找到自己的那份幸福。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3094.avif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句話:

「最容易讓人感到溫暖和驚喜的都是陌生人,因為對他們沒有期望;

最容易讓人感到悲哀和心寒的,是親近的人,因為你愛他們。」

其實,一個人只有學會放下,才會真正的幸福。正所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對感情放下,所謂的執著,就是最好的止損。對朋友,放下刻意地討好和維護,才能做真實的自己。對人生放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幸福。

人越簡單,就越幸福,不要把什麼事情都放在心上,你越學會放下,就越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

結果,丈夫非但沒有活成她設想的樣子,反而出軌了林有有。

過高的期待,會在無形中變成一種控制,不僅苦了對方,還傷了自己。

《不要用愛控制我》這本書中寫道:

「大多數控制欲太強的人,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所採取的強制[性.行.為],都是為滿足某種特殊需求的,這種需求很可能違背她們原本良好的目的。」

婚姻裡,最忌諱的就是「完美」的幻想。

成熟的女人,都會放下過高的期待,以一顆平常心去愛、去面對。

唯有如此,彼此才能在生活中發現對方給予的小確幸。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3093.avif

4關於子女 放下不舍的留戀

一位作家曾說過: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作為母親,再愛孩子,也要學會放下不舍的留戀。

要知道,我們不會像直升機一樣,隨時可以盤旋在兒女的上空。

隨著歲月流逝,孩子終究要長大,他們會有自己的生活。

一味地對孩子「窮追不捨」,無疑是給他的人生挖坑。

演員張鐸結婚後,媽媽對兒子萬般不舍,習慣性「插手」他的生活。

兒子出門太久,她會生氣;兒子與媳婦太過甜蜜,她會吃醋……

張鐸的爸爸曾這樣開導妻子:

「少摻和兒子的人生,距離產生美。」

是啊,身為母親,孩子是我們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我們理當與他們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感情。

可儘管如此,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過上自己的生活,我們也應該學會不斷放手。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很多隔輩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能讓他成長,在生活裡獨當一面。

所謂母愛,其實就是一場得體的放下。

放下不舍的留戀,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人生。

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在《積極心理學期刊》中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

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

48歲的兒子大衛碩士畢業,卻窩在家裡啃老。

身患尿毒癥的丁阿婆,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

成長路上,丁阿婆放不下對孩子的留戀,一直為他保駕護航,殊不知這是給孩子的人生挖坑。

如今丁阿婆年歲已高,她最終忍受不了兒子的無所事事,將孩子告上法庭。

而這一切的開始,都源於丁阿婆對孩子放不下的留戀。

母親越不放手,對孩子的傷害越大,孩子越難長大。

為人母親,總要學會接受孩子的漸行漸遠,放手讓孩子去成長,讓孩子自由馳騁。

而我們也會在放手後,找到自己的那份幸福。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3094.avif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句話:

「最容易讓人感到溫暖和驚喜的都是陌生人,因為對他們沒有期望;

最容易讓人感到悲哀和心寒的,是親近的人,因為你愛他們。」

其實,一個人只有學會放下,才會真正的幸福。正所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對感情放下,所謂的執著,就是最好的止損。對朋友,放下刻意地討好和維護,才能做真實的自己。對人生放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幸福。

人越簡單,就越幸福,不要把什麼事情都放在心上,你越學會放下,就越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