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兒裝模作樣的在兒子面前拿出來自己的記帳本,感嘆菜價上漲。兒子聽到老伴兒嘆氣,連忙拿出自己的手機給老伴看,展示從兒媳婦懷孕期間他網購的東西,已經花費好幾萬。
老伴兒驚訝地問兒子是不是在家裡掌管財政大權?為什麼買東西都是兒子付錢?兒子搖搖頭說並不是這樣子,而是兒媳婦工資不交給她,家裡和孩子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兒子來買單。
我們一聽兒子也不容易,就沒有跟兒子要生活費,畢竟我們老兩口也張嘴吃飯,每月也不差那三兩千塊錢。

好不容易熬到兒媳婦要上班了,我和老伴兒興奮無比,終於可以自己說的算了,結果兒媳婦在家裡裝了攝像頭,孩子房和客廳都裝了,還是能說話的那種。
對於兒媳婦的這種行為我很不開心,兒媳婦解釋說是怕我和老伴兒應付不來,有個突發情況她好及時回來處理。
有了攝像頭的監督,我和老伴兒格外小心翼翼,可裡面經常傳齣兒媳婦的聲音,一會提醒我該給孩子喂奶了,一會提醒我該給孩子換尿布了,就連拍嗝時間長了也是問題,告訴我孩子睡著之後馬上就放下,別耽誤。
老伴兒也沒逃脫兒媳婦的監管,監督他出門回來要及時換衣服及時洗手,不然就不能抱孩子......
我和老伴努力配合著兒媳婦,可她仍然對我們不滿意,說我們把孩子養矯情了,不抱就哭,喂養不當,大便不是干就是稀。
老伴兒火了,讓兒媳婦僱人帶孩子,我們回老家。兒媳婦說不行,孩子太小不放心外人帶,要麼讓兒子辭職,要麼我和老伴留一個人在家監督保姆。
我問兒子是什麼意見?兒子支支吾吾說孩子是兒媳婦生的,怎麼做都得聽她的。這話我一聽就來氣了,這是什么兒子啊?一點自己的主見都沒有,一氣之下提出回老家,讓兒媳婦雇保姆帶孩子。
兒媳婦見我和老伴兒動了真格要走,一點沒有示弱,反而振振有詞地說:「你們走可以,就是保姆費和生活費得每月準時給我。」
「我們都走了,不在你家吃喝了,還出什麼生活費?孩子是你們自己的,憑啥要我們出保姆費啊?」老伴兒質問兒媳婦。
本來兒媳婦話就把我氣夠嗆,哪知兒子在旁邊說道:「您和我媽一個月退休工資一萬多塊錢,你們兩個在農村也花不完,幫我們出點生活費怎麼了?我一個人養家壓力也很大啊!」

兒子的話刺痛了我的心,養了30多年的兒子竟然對我們說出這種話,就好像我們該他們的一樣。
當著兒媳婦的面我沒有讓兒子難堪,背地裡問兒子兒媳婦為什麼不拿錢出來養家?兒子苦笑著說:「人家說了,結婚之前人家吃喝不愁,嫁給我幫我生了孩子,生活質量不應該下降吧?」
這話說的也沒毛病,我雖然不想出這個錢,但是想想兒子也挺難的,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大家說我應該出點錢給兒子減輕負擔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