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低層次的父親,越習慣用3種方法教育孩子,苦了自己的孩子

2020-11-02     曹強育     反饋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父母總會採取一些教育方式,可以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家規」,比如一些家庭就比較推崇「棍棒教育」,他們相信所謂的「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

另一些家庭就比較確信「以德服人」,他們認為要給孩子講道理才最為重要。這兩種教育方式都各有其詞,我們暫且不去議論。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會犯的小錯誤。

說起來孩子的教育問題,更多的人第一想到母親的作用,覺得母親應該負全責,但是這樣的觀點肯定是片面的。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也存在一些層次低的父親,因為不知如何教育,但是喜歡用不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往往把孩子往火坑裡推,苦了自己的娃娃。

保持為父的權威,在意孩子聽不聽他的話

在一些父親的眼裡,非常注重自己「為父的權威」,從來不想自己說的話對不對,而是非常在意孩子是否聽他的話,若違背了他的權威,就對孩子不是吼罵,就是打,這樣的父親往往教不出好孩子。

老家表哥的不幸就跟這樣的父親有很大的關係,從小到大,都是父親說了算,自己雖然有時想反抗,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即使是中專畢業之後,表哥想要去當老師,也被父親以「沒出息」為由駁回,給他安排一個公務員的工作。而表哥之前喜歡的女孩也被他父母攆走了,當時女孩都懷孕幾個月了。而現在,表哥也因為抑鬱症辦了早退,跟現在的老婆關係也不好,一個人整天把自己關在屋裡,一輩子都被毀了。

而像這種的父親,因為太強制,最後把孩子毀了。

教育孩子錢是第一位,可以為了錢不擇手段

同時,父親教育孩子把錢放在第一位,給孩子灌輸不良的金錢觀,也是真真的害了孩子。父親以自己權威的身份,給孩子灌輸不好的價值觀,等到孩子犯錯時,一生都會被毀了。

老家一位鄰居,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天天跟孩子說:「上學有啥用,能掙錢那才是大本事」,所以孩子在十幾歲時就去南方打工了。而後來孩子回家之後,帶了很多錢,父親滿心歡喜,在村裡請客、放電影慶祝。後來,警車開到家裡,才知道他兒子在南方犯事了,當天就被警察帶走了,成為我們那邊的飯後談資。

教育孩子把錢當成第一位的父親,當真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男尊女卑」的大男子主義

男人如果有「男尊女卑」的思想,還用這樣的思想給孩子洗腦,同時也會害了孩子。如果是男孩受父親這樣思想的影響,很大可能長大娶不了媳婦;而如果是女孩是這樣的思想,極容易養成自卑的性格,結婚之後也會成為婆家的附屬,沒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可真是把孩子害苦了。

關於孩子的教育,父親身上的責任一點都不比母親少,甚至比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而如果是攤上以上幾種類型的父親,還真有可能把孩子害苦了。

每位家長在成為家長之前也都沒有什麼經驗,所以 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如果你沒有辦法放下身段和孩子面對面溝通,那就永遠無法進行溝通。

既然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和不解決 。

平衡也就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觀念相同,不要用唱紅臉白臉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共同教育,能夠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並改正。

結語:

孩子的啟蒙老師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跟照鏡子一樣的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要知道,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