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繡惠直率敢言的個性深受大家喜愛,也是不少戲劇、節目的常客,戲裡總是扮演富有正義心且孝順的她,戲外也是一個侍奉雙親至孝的好女兒,為了就近照顧父母,即便長大也和父母同住,而和爸爸阿西同台,更是無微不至的關心他,也讓人看到她堅強底下柔軟的一顆心。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從小到大都與父母同住的楊繡惠,10幾年前因為考量到雙親的健康,於是安排他們到台東居住,那裡不僅環境好,還有很大的農地可以讓他們天天運動,雖然與爸媽分開住難免會捨不得、不習慣,但好在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臺北,而她只要有空就會到台東陪伴他們。


憶起當時的情況,楊繡惠也不禁自責,看著爸媽在臺北的日子每天過得越來越憔悴,才意識到,這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只有明顯的水土不服,就連過去是資深台語諧星的老爸阿西,都失去了往日的活力,還因生活只剩坐著等吃,整個人都發福了起來,甚至每月都要買新褲子,讓她好擔心!也終於明白台東的好山好水、跟人群說說唱唱的生活,才是最適合父母的。


於是楊繡惠便立刻安排父母到台東居住,知道他們愛熱鬧,還特地在家中裝設卡拉OK機器,常彩衣娛親陪唱歌。對於熱愛美食的爸爸,楊繡惠更是只要一有空就會帶他們吃遍全台餐廳,還舉例,有次聽老爸說八裡有好吃的鵝肉餐廳,她就不惜花2小時的車程載著他們到當地朝聖,然而後來即便問了派出所警員卻還是找不到那間餐廳,心裡超級遺憾,好在爸媽不但不介意,反而還因她的孝心覺得感動。

說著說著楊繡惠還不禁笑言,老爸有陣子常吃牛排,讓擔心爸爸身體會無法負擔的她幾度苦勸要少吃,沒想到卻遭反擊:「我都這麼老了,不吃要做什麼?」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


最後,楊繡惠也表示,雖然與爸媽分開住之後,難免會覺得捨不得,常常想他們,但幸好,現在交通方便除了自己能常常去探望陪伴外,父母每隔一段時間也會來臺北找她,一家人相處起來一直很順利幸福。


先前她幫阿西慶祝父親節時,曾坦言「爸爸要的也不多,只要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帶他去吃想吃的東西就很開心。」也讓她特別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臉書也不時可以看到楊繡惠帶著一家人出遊的照片。
而在演藝圈待了20多年的她,至今仍謹記爸爸當初交代她的話,「不要提爸爸是阿西」、「不要遲到」、「對長輩要有禮貌」,也讓她即使已是演藝圈大姊大,依然保有謙虛的心。
父女的感情真的很好,即使進了演藝圈也不忘初衷!
周杰倫的歌《外婆》裡有一句歌詞: 「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比你給的還簡單...」
送給父母最好的愛,就是簡單又直接的陪伴。
你有沒有認真想過,我們到底還能陪父母多久?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計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若父母現在60歲,活到了80歲,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只有1540個小時,也就是64天。
64天,就是我們以為的來日方長!
看過一個公益廣告,父親得了老年癡呆,記性也越來越差,在餐桌上偷偷將餃子往口袋裡裝,孩子在一旁想制止,可卻聽他說,孩子喜歡吃餃子,我要留一些給孩子。
從沒有那麼一刻,覺得父母的陪伴如此重要,從沒有這麼一個廣告,看的人心中刺痛。
一個人的幼年時代,是一生中最脆弱的時期,可一個人最艱難的時期,卻是年邁一個人待在家中的日子。有那麼一天,他們終將老去,甚至會變成孩子,希望我們會像他們對待小時的我們一樣——耐心、細心、愛心。
我曾不止一次聽人說起,會因為太忙忽略陪伴父母,但其實陪伴父母有時並沒有必要花費太久的時間,在身邊的時候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溝通。趁父母還在的時候,多一點耐心和陪伴給父母,好嗎?
別讓父母一直住在你的通訊錄裡,讓你成為他們倒不了的遠方。
來日真的並不方長,陪伴才是送給父母最好的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