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受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毒株在全球快速擴散的影響,境外輸入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 由於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傳播性和載毒量均高於以往(有報道指出,德爾塔變異毒株的載毒量是以往的1260倍),在人群密集和室內場所更容易讓人「中招」,所以在防疫產品的選擇上也需要升級。

以空氣傳播為路徑的病毒,主要襲擊人體的鼻、咽和眼部的黏膜。目前防疫產品中,口罩和護目鏡是公認最有效的防護產品,口罩防護鼻、咽部黏膜不受感染,護目鏡防護眼部結膜不受感染。 好的口罩可以極大程度地保護口鼻,所以,口罩的選擇對於防護德爾塔變異毒株至關重要。口罩的三大要素指標,分別為過濾效率、密合性和呼吸阻力。就過濾效率而言,病毒屬於鹽性顆粒物中較容易攔截的那部分,現階段國內過濾材料性能均可滿足此項要求; 密合性是檢驗口罩防護水平的關鍵,與面部的貼合程度,決定著在高污染環境中的防護能力;呼吸阻力是口罩舒適性的體現,決定其是否可以長時間佩戴。

現階段正值炎炎夏日,酷暑難熬,這時佩戴平面結構口罩,相對而言較為舒適,因為平面結構口罩不對密合性做要求。 通過近期國家和省級質檢局對平面結構口罩的抽樣結果可知,其防護效果普遍很低,平均防護效果低於50%。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說,實際過濾50%,遺失50%,在高濃度的病毒污染環境中,佩戴平面結構口罩比較容易吸入病毒。

現在99%的人群都會佩戴這種平面結構口罩,醫用平面結構口罩採用YY0469和YY0969標準,非醫用的採用GB/T32610和T/CTCA7-2019等標準,部分企業會選用企標。 這些標準在過濾性能、通氣阻力和其他性能上會有所差異,但是過濾效率還是主要以細菌過濾效率、鹽性顆粒物過濾效率(初始)為主,通氣阻力也較低,佩戴較舒適,無密合性要求。 平面結構口罩主要攔截和過濾口罩正面的顆粒物,例如飛沫、噴濺等方式,由於無密合性要求,對於氣溶膠擴散方式傳播的病毒,其防護能力較低。 平面結構口罩,建議在低風險地區或者室外人員稀少環境中佩戴使用。

鑒於現階段國內防疫形勢嚴峻,變異病毒的傳染性和載毒量大幅提高,防疫產品口罩的選擇應當升級,在中高風險地區應該佩戴KN95及以上級別的口罩。 從口罩三大要素指標上看:1、KN95等級口罩的過濾效率,遠遠高於任何平面結構口罩設置的過濾等級。KN95等級口罩使用的是極端肺活量下的加載濾效不低於95%,而平面口罩的檢測流量僅在正常人正常呼吸量下進行濾效初始測試,所以KN95等級口罩更適合長時間在高濃度病毒環境下的呼吸防護。 2、平面結構口罩之所以不做密合性要求,是因為當初設計平面結構口罩時就沒有考慮其密合性要求。 KN95等級口罩的泄漏性需小於8%,KN100等級口罩的泄漏性需小於2%,意味著口罩與人面部的適配性更好,貼合度更高,更適合中高風險地區、高濃度污染環境下的疫情防護。

3、KN95等級口罩的呼吸阻力一般設計得都比平面結構口罩高, 但是經過去年以來疫情的需求倒逼,過濾材料的發展突飛猛進,過濾材料技術水平提升明顯,水駐極材料帶來的高濾效低阻力,可以解決KN95等級口罩呼吸阻力高的問題,目前國內好的KN95等級口罩吸氣阻力可低至80pa。

【建議佩戴場所的口罩選擇】 低風險地區,人員稀少的室外環境、臨時應急等可使用平面口罩(醫用和非醫用) 中風險地區,室內環境建議使用KN95等級防護口罩(無呼吸閥) 高風險地區,密集場所和密集空間建議使用不低於KN95等級的防護口罩(無呼吸閥) 正確佩戴無呼吸閥門的KN95等級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佩戴口罩後,雙手壓在口罩邊緣,用力呼氣,儘可能調整至口罩四周無漏氣,佩戴在眼鏡不起霧的口罩位置,保證KN95等級口罩在有效密合前提下使用,不使用密合性不佳或者有密合缺陷的口罩。

經過上面的對比分析可知,平面結構口罩,適合低風險地區、室外人員稀少環境和應急使用;在中高風險地區和室內環境以及密集場所和密集空間,儘可能使用KN95等級或以上等級的防護口罩。 無論從佩戴時長、防護效果、過濾效率上,KN95等級或以上等級的防護口罩均優於平面結構口罩,從現實使用情況來看,是更適合現階段疫情防護等級的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