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是選擇救的,像楊楠的養父母,沒有血緣關係仍舊要救女兒。
一種就是放棄的,像楊楠的丈夫,咒她快點去死的丈夫,在她病危堅持離婚的丈夫。

楊楠的父母是很偉大的,可是丈夫張海也在節目上公然承認「我沒有那麼偉大」。
人不偉大有錯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是無私同僅僅是負自己的責任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張海曾在節目上給楊楠跪下,乞求她放過他,仿佛楊楠才是病魔,是她施給張海的絕症。
張海也曾用激烈的語言侮辱楊楠,叫她去死,說他坐牢也不會給她一分錢。

這樣的人,一面可憐,一面可恨,他可以將自己裝扮成一個受害者來博得大家地同情,也可以化作惡狼撕咬曾經的愛人。
張海就是許多人的縮影,有很多人會在這樣的絕境下選擇放棄。
我們或許無法絕對譴責張海沒有無私,但是在履行完自己指責前的逃離是不應該的。
節目的最後,主持人對楊楠說希望她好好愛自己,我們都希望她能好好愛自己,雖然別人沒有對自己負責,但是首先應該是自己對自己負責。

比如一個人起碼應該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穩定的收入,才比較有生活的底氣。
好好愛自己,這是對她美好的期望,也是對其他婦女美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