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
人窮沒有關係,但是你的吃相被嚇到了別人。
古時候,窮人餓得受不了,吃飯的時候,總是狼吞虎嚥。
現如今,家家戶戶都能吃飽穿暖了,需要文明吃飯。
一個人想要活得幸福,就得管好自己的嘴,別隨便吃。
女人是否有福氣,看「吃相」就知道了。


女人上桌吃飯,是「備受尊重」。
古時候,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飯的。
當男人們在桌子上喝酒吃肉的時候,女人只能端著碗,躲在廚房裡吃飯,或者等男人吃完了,再吃點剩菜剩飯。
隨著時代的發展,女人的地位提高了,但是人多的場合,女人仍舊是「一旁吃飯」。
聚會的時候,女人就應該把自己當成服務員,給大家倒水、買酒買煙,如果菜不夠了,女人要主動去點菜。
如果在家裡聚餐,女人就一直在廚房裡忙個不停。
看過一個故事:過年的時候,家裡來了十多個客人。
男人在家裡陪客人喝茶抽菸,然後打電話催女人快點回家做飯。
女人忙了幾個小時,把飯菜端到桌子上,男人還嫌棄飯菜的味道不夠好。
憑什麼女人要把所有人,都伺候著?
好的家庭裡,廚房是大家共用的,女人可以坐在桌邊,好好吃飯。

女人吃東西很安靜,是「教養」。
作家亦舒曾說:「吃東西大聲咀嚼,永遠不說謝謝,也是欠缺教養。」
在公共場所,吃東西的聲音很大,或者一邊吃東西,一邊大聲聊天,影響到了別人,這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在古代,女人「笑不露齒」,是一種美。
在《女論語》裡,有這樣的記錄: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語莫掀唇。
時代不同了,女人也可以大聲笑,可以自由吃飯,但是安安靜靜吃東西,才顯得高貴。
有教養的女人,不僅自己很安靜,還會教育自己的兒女,做一個「安靜」的人。


女人會做美食,是一家人的「福氣」。
《後漢書·梁鴻傳》裡寫道:「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東漢隱士梁鴻,剛剛結婚那段時間,對妻子愛理不理。
妻子說,夫君有高尚的品德,不隨便娶有錢人家的女子。她也是有教養的人,不隨便答應別人的求婚。
梁鴻說,他要找一個樸素的女人,但是現在卻找了一個愛好打扮,滿臉胭脂粉的女人,真的很失望。
從此,妻子穿上布衣,每天都會做好吃的。等梁鴻回來的時候,把準備好的飯菜,托舉到美貌處,恭敬地侍奉。
後來,我們用「舉案齊眉」來形容夫妻互敬互愛。
好女人,下得了廚房,上得了廳堂。
懂得廚藝的女人,對吃很講究,是大家心目中的賢妻良母。
即便女人的廚藝不是很好,但是她勤勞的樣子,讓家人疼愛。
會做飯的女人,讓家裡多了「一起好好吃飯」的時間,家庭氛圍更加溫馨,幸福感油然而生。

女人吃得很乾淨,是「健康」。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吃了不乾淨的東西,不僅令人反胃,還容易得病。
一個女人,對吃很講究,一定會注意食品的乾淨,也會注重個人的衛生。
什麼季節吃什麼東西,食品的保質期,米飯的淘洗方法,牙刷和牙膏的選擇,牙齒的清潔,都會成為女人關心的事情。
不管家裡多窮,只要把東西都收拾乾淨了,也會非常美好。
一隻舊碗,一塵不染,可以讓飯變得更加香甜。
那些不講究的女人,天天享受美味佳餚,也沒有福氣。


女人年紀大了,有人餵飯,是「老有所養」。
前天下午,我在社區遊園裡,和一個大爺下棋。
忽然,大爺站起來就走。
他說,他的愛人中風了,不能走動,也失去了部分記憶,需要定時餵飯。
我能夠想像到,一個女人,在風燭殘年的日子裡,還有愛人照顧,她一定是有福氣的。
人老了,還能夫妻雙雙把家還,能夠一起做飯、吃飯,一定很幸福。
如果女人老得走不動了,丈夫還能幫忙推輪椅,兒女還常常陪伴,她這輩子的苦,也沒有白挨。

不要以為,家裡有金銀財寶,就是福氣滿滿。真正的福氣,離不開柴米油鹽、一日三餐。
連吃飯都很難受,還談什麼福氣呢?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曾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如何擁有「好好吃飯」的福氣?
要懂得,福氣都是自己創造的,不是天上掉下了餡餅。
首先,學會與家人和睦相處,形成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圍。
然後,多學廚藝,改善家裡的伙食條件,讓家裡的飯菜更加香甜。
再後,提高自己的修養,不要有誇張的吃相。
最後,調整心態,懂得享受「吃」,別把「吃」變成了負擔。
不管多大年紀,都要開開心心吃東西。
作為女人,乾淨是福,健康是福,胃口好是福,有人噓寒問暖是福,夫妻恩愛是福,孩子孝順是福......
從今往後,餓了吃飯,渴了喝水,一張嘴就有福。
不管是粗茶淡飯,還是大魚大肉,要注意你的吃相。
諸位,記得把幸福落實到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