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送孩子去圍棋班的時候,在社區門口看到一位媽媽,她正拽著孩子往車裡進,孩子哭著掙扎:「我不想學舞蹈了,我不去,太累了......」媽媽怒吼著:「你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給我去!」最終,孩子還是拗不過媽媽,上了車,去學舞蹈。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到底該不該逼孩子一把?當孩子皺著眉頭跟我們說:「媽媽,我不想學了!」我們又該如何應答?
最近,劉憲華(Henry)的一段小提琴表演在微博上火了。
聚光燈下的他,優雅淡定,琴聲時而宛轉悠揚,動聽纏綿,時而傾瀉奔流,行雲流水。
實在太讓人驚豔,像開了掛一樣。

有一次,Angelababy問劉憲華:「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麼?」
「對,被逼著。」
「那你小時候願意嗎?」
「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後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
「非常非常感謝。」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抱怨學習的情況,尤其是高中的孩子,學習壓力大,面對高考的緊張狀態,經常會想要放棄,會跟父母抱怨「我太累了」,甚至說「我不想學習,不想考大學」,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很生氣,對孩子進行各種說教。

一級心理專家胡老師發表意見說:大家要知道,孩子面對學習的壓力,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而不是不停說教,如果你想讓孩子知道讀書上大學的意義,靠說教是沒有用的,要抓住孩子的「痛點」,讓他明白讀書和不讀書的區別,這樣才能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比說教管用多了。
如何回答好「為什麼要讀書考大學」這個問題,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學會的教育智慧,有的家長一直在督促孩子學習,但是上大學的意義你真的知道嗎?下面我們通過15組對比圖,來看看讀書和不讀書對孩子將來的影響有多大,如果你家裡有中學生,不妨和他一起看看。
1.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住的地方差距很大。



2.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同學聚會差距很大。



3.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衣著品味差距很大。



4.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活細節差距很大。



5.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城市環境差距很大。



6.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活習慣差距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