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太累了,我不想學了」,兒童心理學家: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2021-08-17     玉兒     反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9555.avif

心理專家胡老師提示:大家可能覺得有些「紮心」,但現實就是如此,孩子如果不努力讀書、考大學,將來就少了過上好生活的機會,早點給孩子看看這些對比圖,讓孩子明白這15件事,相信他們會知道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比直接說教管用多了。

堅持沒那麼容易,但也沒那麼難

一開始就跟孩子做好約定,讓孩子參與決策。這是幫助孩子堅持不懈的首要法寶。

在孩子5歲時,我給他報了各種興趣班:書法、圍棋、擊劍、跆拳道、鋼琴、架子鼓等,然後讓他從這些裡面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兩個,堅持學下去。

一個月過後,他做出決定,選擇了圍棋和架子鼓。

現在,他已經堅持3年了,期間他也曾告訴我:「媽媽,我不想再學打鼓了,好無聊。」

我蹲下身來,看著他的眼睛說:孩子,你忘了當初我們拉勾做出的約定嗎?你不想成為一個出爾反爾的人吧?你現在正在爬山,堅持下去,你就能登頂,看到別人都看不到的風景!

其次,就是要做好陪伴和鼓勵。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榜樣。

當孩子在學習圍棋的時候,我一直是他的陪練。有時候我也想偷懶,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反而會過來勸導我:「媽媽,你不能半途而廢哦!」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9556.avif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

我們培養孩子不是為了讓他成為專家,而是讓他有機會活得更好。

如果我們總是抱怨:「白花花銀子扔進去連個響聲都沒有!每週都要帶你來練琴,我容易嗎?你還不想來,你沒有良心啊?」

孩子會怎麼想?

「那你就別花這個錢啊,在家歇著啊,我也不用這麼累,有這功夫我還不如看會兒動畫片呢!」

父母都沒有耐心,又怎麼能怪孩子不能堅持呢?

堅持的驚喜,就藏在你以後的路裡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堅持。

關於這種能力,羅振宇在《羅輯思維》裡有一個很經典的說法:孩子都喜歡寵物,因為寵物可以給即時回饋。比如小狗,你一逗它,它馬上就能向你搖尾巴。

人性都是喜歡即時回饋的,孩子愛玩遊戲也是這個原因。

但是如果孩子將來要做成一件事,就必須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就是能夠忍得住,在不能馬上看到具體成果的前提下,還能付出努力,堅持行動。

沒事的時候,陪孩子一起栽花種草吧,今天澆澆水,明天澆澆水,表面上什麼變化都沒有。

但是,總有一天,孩子會發現自己所有的努力沒有白費。

花開的那個瞬間,孩子就會明白,不能馬上看到成果的努力,其實能帶來更大的驚喜。

上一頁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