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濤在《圓桌派》中說:「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基於現實的考量,你以為堅不可摧的愛情,在困境面前,很有可能被輕而易舉地瓦解。
網上,看到一對夫妻的故事,讓人心酸。
妻子名叫楊凌雲,和丈夫彭江平結婚半年。
兩人都是二婚,彭江平帶著一個兒子,夫妻過得也很幸福,楊凌雲對前任的孩子視如己出。

他們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孩子,結婚半年,楊凌雲懷孕了。
這原本是令人高興的事情,楊凌云為迎接新生命做好了準備,她買了嬰兒的衣服,跟丈夫分享自己的準備。
夫妻倆誰也沒想到,一場磨難悄悄降臨。
楊凌雲肚疼難忍,去醫院檢查,醫生看著化驗單臉色凝重,建議她住院,需要抓緊時間治療。
她和丈夫這才知道,楊凌雲患癌,如果治療,就必須放棄肚子裡的孩子,思來想去,楊凌雲放棄治療,她想給丈夫留下一個孩子。
在她心中,和丈夫的感情非常恩愛,如果自己走了,有個孩子陪著丈夫,她才能減少遺憾。
自從她生病後,丈夫經常早出晚歸,她心疼丈夫的忙碌,即便病痛,也自己默默忍著。

終於忍不住了,她被姐姐送到醫院,楊凌雲已經懷孕8個月,身體非常虛弱,骨瘦如柴,原本圓圓的臉也塌陷了,躺在病床上,依然認為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姐姐楊曉云為妹妹感到不值,她跑去找妹夫,讓妹夫去醫院看一下,並且跟醫生商量治療方案。
醫生檢查後發現,楊凌雲的病已經沒有辦法治療,要不要保住孩子,需要她的丈夫儘快簽字。
楊凌雲一直為丈夫說好話,她說:「丈夫在忙,為了給我攢醫療費。」
可楊曉雲找到妹夫時,妹夫直接就說:「我沒時間去看她,我要幹活,還有一個孩子要照顧。」

當得知楊凌雲的病情時,他甚至提出沒有錢給醫療費。
在姐姐的一再堅持下,妹夫來到醫院,楊凌雲眼中有了光芒,她滿懷期待地對丈夫說:「你陪陪我好嗎?」
丈夫思索了一會,趴在她耳邊說:「放棄孩子吧,我不想撫養,生出來就得進保溫箱,我哪有那麼多錢。」

楊凌雲眼神黯淡下去,她這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堅守的愛情,只感動了自己,並沒有感動丈夫。
手術後,她產下一個不足月的女孩,送到保溫箱後身體狀況良好,但楊凌雲的丈夫一直沒有來看望。

生下孩子一個月後,楊凌雲離世,留下孩子孤單在世上,丈夫甚至拒絕為楊凌雲辦喪事,理由是結婚半年,也沒那麼深的感情。
真是唏噓,結婚時的山盟海誓,在現實中都逐漸土崩瓦解,如果再給楊凌雲一次選擇,她還會為了孩子放棄治療嗎?
還記得張麗君嗎?
張麗君和楊凌雲一樣,都是相信愛情的女人。
她和丈夫結婚不到一年,檢查出有胰腺癌,那時的她已經有5個月身孕。
如果治療,就必須放棄孩子,張麗君做出了一樣的選擇,堅持要留下孩子,理由也很相似:「如果我走了,老公就太孤單了,留下孩子能陪陪他。」

就這樣,張麗君一直忍著病痛,直到7個月孩子生下來,她有一隻眼睛已經看不見了。
擔心孩子會感受不到母愛,張麗君錄下18個生日視頻,讓老公每年生日給孩子放一個,這樣孩子就能一直在她的愛中成長。

張麗君比楊凌雲幸運,最起碼她活著的時候,丈夫對她照顧得很周到。
甚至還賣掉婚房帶她去旅遊,幫她完成心愿。
在張麗君病痛時,他還剃光頭髮,陪妻子共度艱難。

這份夫妻感情,是相濡以沫,足以溫暖張麗君,讓她感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丈夫用自己的愛,讓張麗君活著的時候,感到無悔,後面的故事就變了。
在張麗君離世一年後,丈夫再婚,張麗君擔心他會孤單,終究變成多餘。
有人說:「丈夫已經對得起妻子了,他的人生也要往前走,讓孩子有一個繼母,也是好事。」
也有人說:「走出來太快了,孩子還小,多給孩子一點愛不行嗎,要知道,他是張麗君用命換來的。」
站在張麗君的角度,她或許能猜到丈夫會再婚,但她一定想不到這麼快。

丈夫對妻子的余念,保鮮期還不到一年,這就是愛情的本質。
人在,愛情在,人沒,愛情也跟著消散。
知乎上有人問:「我們要如何才不枉費這一生?」
下面有個高贊回答:「讓自己過得快樂。」
誠然,人生有很多未知數,我們要學會取悅自己,才能減少遺憾。
還記得那對走散幾十年的夫妻嗎?

一對夫妻走失,等再聯繫上的時候,都已經年近九十。
妻子在一家養老院生活,她自從跟丈夫分開後,一直沒有再婚,守著老家的房子過了大半生,堅信丈夫一定會回來找自己。
丈夫終於回來了,但他不是一個人,身邊站著再婚的愛人,還有兒女們,老太太哭得泣不成聲:「我一直在等你啊,一直在等你啊。」
可是,這份堅守只是一個人在努力,丈夫早就重新有了感情,過起了溫馨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