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寫作業,媽媽為何容易生氣,因為不懂真正的家庭教育

2021-08-19     玉兒     反饋

但凡家庭教育中缺乏人性元素,那任何的家庭教育都是洗腦式的服從!

這就意味著在這樣一種人性教育中,孩子需要學會內觀自己、審視自己,不等同,不評判,不當真,不逃避地去觀察自己內心的活動,去理解自我,去搭建內心和諧有秩序與對內心真相的理解。

這意味著我們每位父母,自己首先都需要大量的反思,大量的內觀,先讓自己本身具備這些能力,才能做出好的榜樣,用身教的方式去影響自己的孩子。

我想每位父母都清楚,你曾經接受過的那些教育,對現在你的孩子,幫助甚微!你其實也知道,過往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僅起不到正向作用,還讓親子關係愈加糟糕。

這不正是因為我們每位父母都缺乏對內心的認識,對人性的認識,這正好不就是缺乏人性教育的表現嗎?

所以,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溝通話術,不是知識道理,不是學習成績,不是補習培訓,而是父母的自身修行帶來的高能量!

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8/20982632.avif

前面我們說到要放下自己對孩子不願寫作業的生氣,除了明白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人性教育外,我們還要搞清楚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目的,又是我們教育孩子的起心動念,這個目的一定要明確,教育的核心目的不是考試要考多少分,學習要學多好,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憶起他自己的真實身份,這是你作為一個父母必須要去做的。

其實不僅僅是對於我們的孩子,對於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們的出現都是來幫助對方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同時其他人的出現也是一樣的目的。他的出現也是來服務於你,幫助你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出現首先是幫助你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你的出現也是幫助他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搞清楚了這個關係之後,首先是你自己先要理解自己,成為自己,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成為自己,你是沒法幫助孩子的。

我們知道自我修行的方法首先是自我覺察,像孩子不寫作業這件事情,你首先要反觀自己,你在恐懼什麼?擔心什麼?

你肯定有執著,比如你對成績的執著,對成功的執著,還有你有害怕,害怕別人對你的評判,害怕別人對你孩子的評判(對孩子的評判就是對你的評判,因為你把你的孩子等同是你的一部分)。

所以你要覺察的是你的恐懼、你的執著到底是什麼?然後你要去看到你所恐懼的、執著的東西它到底是不是真的?

當你明白了這都不是真的,我們去外在追逐任何東西,我們要的最終都是要平安。

你為什麼生氣,其實你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因為你覺得孩子學習成績好了之後,我就平安了,我就快樂了,我就幸福了。

我們大人為什麼要努力工作賺錢?也是一樣的,我們覺得有錢了我就平安了。

因為我們把平安建立在外在,所以你要去追逐這些,或執著成績也好、成功也好、別人的認可也好,這些都是最終要平安。

但是你去追逐這些的時候,你恰恰丟掉了你的平安,你反而不平安了。你越去追逐,越去執著,你越沒法平安。

所以你必須放下才能平安。放下對分數、對於成績、對於成功、對別人的認可的執著,當然還有其他的執著。你自己先平安了之後再去幫助你的孩子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

你把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搞清楚了,就自然放下自己對於孩子學習的一些執著、擔憂、期待,你自然就不會那麼的當真,也就不會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生氣了。

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都不一樣,你要根據他的一個節奏去引導他。即使是學習,也是根據他的感覺去一點點地引導,然後接納你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好,因為我們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和允許。

如果說你還有接納不了的,說明你還是有條件的愛。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

如果你能內心平靜,語氣溫和地告訴不願寫作業,仍在磨蹭的孩子:

『孩子啊,不管你是怎麼樣的,我都愛你,你學習成績不好我也愛你!你可以考驗我呀!考驗你成績不好時,看我是否會罵你、笑你,或跟你說道理,或給你臉色看,若是我這樣做了,你可以不理我,因為你是自由的呀!』

這種無條件的接納、允許孩子的真實表達,對他是非常大的一個支持。同時允許他以自己的節奏一點點地天然成長。對你來說就在培養你自己的愛心,你自己的耐心,培養你自己的覺察。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