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10年意外懷孕,小叔夫妻勸說打掉,說為哥嫂好,我果斷改遺囑
01
上海有一對夫妻,結婚10年一直沒有懷上孩子,在父母的多番催生下,夫妻倆乾脆決定做丁克族,不生孩子不養孩子,夫妻倆拿著退休金瀟洒快活。
謝明和鄭靜是一對恩愛夫妻,謝明38歲,鄭靜37歲,結婚了10年卻一無所出,被迫成為了丁克一族。
10年前,夫妻倆滿懷期待和憧憬,歡天喜地地走進婚姻的殿堂。
剛開始,夫妻倆自認為年紀還小,不著急要孩子,應該全副身心去打拚事業。等事業穩定了,再生養孩子,這樣既有了穩定的物質條件,也能讓孩子生在起跑線上。
於是,結婚後,任由父母如何催生,夫妻倆都無動於衷,找了各種理由敷衍和推脫。
等到他們的工作穩定後,努力了許久卻依舊懷不上。中西醫都跑了個遍,難吞的中藥喝了一碗又一碗,最終卻依舊懷不上一兒半女。

02
面對雙方父母的催生,夫妻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宣布以後做丁克族,不生養孩子。
謝明父母來家裡鬧了許久,勸謝明離婚再娶,也被拒絕了。
鄭靜父母也來勸女兒,也被拒絕了。甚至當父母提出領養或者抱養,夫妻倆也一致拒絕了,說要麼自己養,要麼丁克到底。
夫妻倆打定主意丁克到底,誰勸都不好使。
見小兒子小兒媳婦態度堅定,謝明父母只好接受了小兒子絕後的事情,但他們提出:小兒子絕後可以,家產必須要留給自家的親侄子,以後老了,侄子也可以給你們養老。
想著父母供養自己上大學不容易,自己不生養孩子,弟弟有兒子,也算給謝家傳宗接代,自己的家產留給侄子也無可厚非,或許還能期望侄子知恩圖報,以後善待一二。
謝明和鄭靜商量了一下,鄭靜雖然覺得指望侄子養老不靠譜,但生不出孩子的她,也無可奈何,只能妥協了。

03
為了不讓小兒子夫妻倆反悔,謝明父母還催著他們去立了遺囑,說以防萬一。
看出了哥嫂的猶豫不決,小叔子夫妻倆也很會來事。
當即就帶著兩個侄子來家裡表態,說以後只要有自己的一口吃的,絕不會讓伯伯伯母餓肚子。
在多方的脅迫下,謝明和鄭靜終究還是同意了,把自己名下的房產和財產全都立遺囑給了兩個侄子。
立了遺囑後,謝明和鄭靜的日子就清靜了許多。父母不再催生,兩個侄子也不再虎視眈眈盯著那點財產。
謝明和鄭靜,也得以喘口氣,甚至開始了享受生活,一有假期就全國各地旅遊,日子倒也過得瀟洒快活。

04
直到年過完後,鄭靜的例假卻遲遲沒來。鄭靜半信半疑地去醫院檢查,卻被告知懷孕1個多月了。
聽到醫生的話,鄭靜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等她反應過來後,卻已經淚流滿面。
他們求了10年都不曾來的孩子,如今卻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悄無聲息地來了。
鄭靜給謝明打電話,得知意外懷孕的喜訊後,謝明也控制不住情緒,當著眾多同事的面,一蹦三尺高,可見對這個孩子的意外到來有多麼驚喜。
夫妻倆沒有猶豫,一致決定生下來,好不容易盼來的緣分,再苦再難也要生下來。

05
等安穩過了三個月後,謝明就迫不及待跟自己的父母宣布了喜訊。父母雖然也高興,但顯然沒有了以往那般熱切。
而小叔子夫妻倆得知後,當晚就帶著父母來到他們家。
鄭靜以為一家人是為他們倆高興,畢竟能生孩子,誰願意當丁克?
結果,小叔子一進了家門,夫妻倆就開始瘋狂勸說鄭靜要三思而後行,說37歲的年紀生孩子,算是高齡產婦,風險大,孩子也未必能健康。
公婆在旁邊聽著,一聲不吭。等小叔子夫妻倆說得口乾舌燥了,才插話道:老大媳婦,你能懷孕我們全家人都高興,只是你都37歲了,生完都38歲了,妥妥的高齡產婦,懷孩子生孩子風險都大,與其整天擔驚受怕,還不如為自己多著想著想,反正你們還有兩個侄子,不怕以後沒人養老盡孝。

06
婆婆的話,讓鄭靜有過瞬間的恍惚。侄子再親,能親得過自己的親生孩子嗎?
哪怕侄子再孝順,可他們畢竟有自己的親生父母,會對隔了一層關係的伯伯伯母親近和孝順嗎?
鄭靜不敢盲目自信,也不敢打包票。她和老公對視了一眼,老公也很是無奈。
任由公婆如何勸說,鄭靜依舊堅持要生下孩子,哪怕是個女兒,那也是他們一輩子的安慰。
弟媳婦有些生氣道:嫂子,我們也都是為了你好。你高齡產婦,各種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你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大哥著想。
聽到這,鄭靜也總算明白過來婆家人全部反對她高齡生子的原因。原來是他們立下的那份遺囑在作祟。

07
鄭靜有了自己的孩子,無論男女,財產自然也就會留給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留給小叔子家的兩個兒子。
婆家人期盼了那麼久,現在算盤落空,自然是百般不甘心不願意。想明白後,鄭靜更是堅定要生下自己的孩子。
把婆家人一一送走後,夫妻倆就果斷改了遺囑。
婆婆責怪他們做事不厚道,給了人希望,又給人失望。
小叔子夫妻倆也責怪他們做事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如果哥嫂生了個女兒,又改了遺囑,以後也別指望他們的兒子養老盡孝。
聽著這些抱怨,鄭靜第一次後悔當初屈服現實先立了遺囑,否則他們生孩子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誰能管得了。
公婆隔三差五又來做思想工作,勸鄭靜和謝明不要為了一時衝動而傷了兄弟感情,以後連退路都沒有了。
可大家說,這樣的退路還能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