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絳先生說過:
「生命活到極致,一定是簡與靜;美到極致,一定是素與雅。
」
想要優雅的老去,就要不斷地向內求,追尋內心豐富、生活極簡。
現實生活中,有些女人深諳時光飛逝,過往的人和事終將離散,於是她們不社交、不化妝、不打扮,享受獨處時光、感受內心豐盈、追尋生活簡素。
這樣的女人往往擁有這三種命運,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01.遠離無用社交,享受自我人生
作家蘇岑曾說過: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學會做減法,學會捨得和放棄,方能獲得輕盈和靈動的人生。
」
人活一世,想要獲得洒脫自在,便不需在無關的人和事上浪費精力。
畢竟層次不同,無法強融;而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閨蜜琳琳是我身邊獨處的典範。
有次我有事給她打電話,說完正事以後,我問道:「你知道有個醫院的兩個主任為一個90後美女小護士打起來了嗎?」
琳琳說:「沒聽說過啊。
」
我笑了笑,說道:「你現在過得都是與世隔絕的日子了,這麼大的事兒,整個市區就沒有人不知道的。
」
她也笑了。
慢悠悠地說道:「年輕的時候,我也喜歡約朋友聚會,有時候連續一周不回家吃飯,天天在外面聊八卦,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喜歡安靜獨處。
這一年的時間裡,我拿下了專業證書,研究了很多病例,閒時就修身養心,我發現這樣的自己,更有成就感。
」
是啊,年輕時相交再好的酒肉朋友,慢慢的也會成為了點頭之交。
與其將時間消耗在無用社交上,倒不如省下時間來提升自己的水平。
扎克伯格說過:
「我曾經浪費過很多時間在無意義的社交上。
但當我開始專注於自己的事業時,我發現那些所謂的無用社交,其實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真正的價值。
」
當今社會,凡事講利。

就算你認識了高層次的人,也不代表你們便是朋友,向上社交的確是一種能力,可人這一生最大的人脈,是擁有對等價值的自己。
楊絳先生遠離無用社交,每日在書房讀書,在晚年寫下了《我們仨》,備受好評。
三毛很少外出交友,享受自我增值的時光,一生寫下數篇佳作。
她們向內深耕,追尋自我,遠離無用社交,最終收穫了更加豐盈的自己。
02.拒絕外貌焦慮,打造豐盈內在
當代社會崇尚以美為尊。
許多年輕貌美的女孩們,不惜花費重金購置名牌化妝品,試圖在眾人中出挑亮眼。
美,本不是錯。
然而過度追求,忽略內在之美,難免本末倒置,失了初心。
《南來北往》中的姚玉玲,是一個把漂亮放在首位的女人。
年輕的姚玉玲是列車上一名售票員,工作時都會化上美美的妝容。
為了臭美,她偷偷將工裝裁剪為更修身的款式。
還不惜為了省錢買新衣服,不捨得吃飯,餓到低血糖暈倒。
她深知自己很美,於是會時常拿出小鏡子來自我欣賞一下。
美麗明媚的她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有老實憨厚的牛大力,也有家財萬貫的賈金龍。
她清楚地知道光鮮亮麗是自己的優勢,憑藉年輕貌美,她選擇嫁給了富有的賈金龍,可婚後生活只顧享樂,從未考慮提升自己的認知,擴展自己的眼界。
像是空有其表的花瓶,終究未能抵擋住自身的脆弱,外界稍有不慎,花瓶便支離破碎。
當賈金龍被查證販毒入獄後,她瞬間從天堂跌落下來,最終也只能放下面子賣烤串掙錢。
有句話說得好,女人越晚知道自己美越好,因為這樣你就不會喪失向上的鬥志,不會忘了修煉內心的美好。
而後面兩樣,才是一個女人能夠持續過得好的不二法門。

冰心說:
「內心豐盈的女人,即使沒有華服珍饈,也能富足一生。
」
是的,人過中年,精緻的妝造、昂貴的衣服,雖能讓人眼前一亮,可失去了內在加持,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與其沉淪在他人的一句讚美中,不如修煉內心,提升實力,用能力來豐富自己豁達洒脫的靈魂。
人民日報曾寫道:
「與外表的精緻相比,更高級的精緻則是內心的豐富。
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才能真正活得從容優雅。
」
沒錯,時光如梭,我們終將老去,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追求、有夢想、有鬥志、有努力才能夠讓我們的靈魂永遠綻放美麗。
03.脫離物質慾望,崇尚極簡生活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結束一天工作的你疲憊不堪,為了犒勞自己,你去商場刷卡買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一個又一個的包包;
周末和朋友約著出去閒逛,看到零食店,你又買上了一大袋子。
結果家裡的東西日益增多,過期食品、沒撕標籤的衣服,都無處安放。
你那原本快樂的心情在看到雜亂的環境後,也會瞬間降到了谷底。
這時候你才會發現:其實你並不需要這麼多東西。

有句埃及諺語說道:
「人能夠遏制住自己的慾望,就算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
是的,真正聰明的人,大都活得「素與簡」。
前段時間,石家莊女孩喬桑,憑藉著自己極簡生活方式,爆火出圈。
一年前,喬桑可以說是精緻的買買買女孩,經常會按斤買耳釘之類的小首飾,遇到自己喜歡的衣服,也會買不同的顏色換著穿。
時間一久,家中堆滿了雜物。
被物質慾望控制了人生的她幡然醒悟:太多的東西,只會不斷地侵蝕著自己。
於是她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斷舍離,房間裡只留下幾件必備的家具,衣櫃里只放了幾套實用的衣服。
她不再吃外賣,追求口腹之慾。
也不再買買買,追求別人羨慕的眼神。
她抵擋住物質的誘惑,將日子變得分外簡單。
她會在空下來的時間裡看書、會在早晨空曠的房間裡練瑜伽。
她說,現在的自己過得特別清爽,輕鬆而且簡單。
稻盛和夫說過:
「人生並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
」
是的,一味追尋物質的豐富,擾亂身心清凈,就難以探尋到自身真正的需求。

誠如巴爾扎克所說:
「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應該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中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
沒錯,學會降低物慾,給生活做減法,將精力和時間留給本心。
這樣才能既保證了家裡的整潔,更保持住了內心的安定,讓我們能夠輕裝前行。
04.梅娘說
真正聰明的女人,從不在別人的品評中失去自我。
她們遠離無用社交,不過分追求外在裝扮,控制物慾,也掌控自己的人生。
畢竟經歷越多,越能明白,不被利益驅使,不受慾望裹挾,方能活的通透坦然。
讓我們都可以向下紮根,向陽生長,成為自己依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