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永遠缺錢,還忙得沒時間,牢記這三句話,讓你既有錢又有時間
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上班快遲到,不捨得花10元錢打車,滿頭大汗的騎車到公司,結果因為遲到被扣除了一天的工資;
省吃儉用、透支信用卡買能力之外,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奢侈品;
每天加班、搞副業,時間消逝了,身體耗垮了,卻依舊負債纍纍;
......
拚命地賺錢,到頭來依舊兩手空空。這就像是窮人身上的一個魔咒,周而復始,經久不衰。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一個女孩攢了半年的工資買了一件某大牌的外套,回家洗過後發現衣服嚴重掉色,便拿著衣服找店員理論,說對方沒有告知自己衣服不能洗才導致的損失。
店員卻回復道:「對不起小結,我們十分抱歉給您造成了困擾,但是我們的產品在設計時就不考慮洗滌的,顧客一般只穿1-2次就閒置了。」
雖然是段子的誇張成分在,但卻說明了一個道理,窮人和富人之間存在著一條巨大的「溝壑」。很多時候,不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而是我們連想像的資格都沒有。
我們努力地工作,一天打3份工,也依舊不及他人的千分之一。用一句話來形容窮人思維是非常合適的,就是假裝很努力,但是結果卻沒陪你一起演戲。

窮人和富人之間是有壁壘的,不僅僅存在於物質方面,更多的是思維方面。
我曾經問過我2位朋友同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中了2000萬大獎,你會做什麼?
小A是一家公司的運營,每天加班到11點,周末還需要隨時待命,為了還房貸,還會利用閒暇時間跑滴滴補貼家用,一家忙的腳不沾地,沒有陪伴家人的時間,但是一年下來發現並沒有攢下什麼錢。
她聽到這個問題後顯得興致很足,回道:「我會先還了房貸,然後開掉老闆,去環遊世界,買自己平時捨不得買的東西,剩下的錢存銀行。」
另一位朋友小C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他聽到這個問題後說道:「我會將錢進行一個劃分,撬動槓桿,讓錢生錢 ,用賺來的錢去投資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就是窮人和富人的區別:窮人想的是讓錢更值錢,而富人想的是讓錢能生錢。
貧窮讓我們缺乏想像力和驅動力,從而導致了發展受限 。
想要改變越忙越窮的局面,就要記住以下3句話,讓你既有錢又有時間。

close
pause
volume_mute
AD
Play
00:00
00:00
Unmute
Play
想要改變越忙越窮的局面,就要記住以下3句話,讓你既有錢又有時間。
1、越窮越不要盲從
人越窮越容易急功近利,特別在人人都在販賣焦慮的當下,面對動不動就年薪過百萬的素人,讓許多窮人又擁有了一夜暴富的夢想。
成功的經驗是可以複製,但也只是一種借鑑和參考,你要學習的是富人的思維。盲目地跟風很容易被富人「收割」。
所以,當你忙的沒時間還賺不到錢的時候,不妨讓自己慢下來,調整心態,提升自己,多參加一些行業峰會,結識高端的人脈,進行學習。

2、越窮越不要計較
窮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在小事上糾結,在猶豫中不是錯失機會,就是損失利益。
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錙銖必較的人,勢必不會有大的成就。
舉個例子,比如你新學一個技能需要花費1000元,但是學成後會有3倍的回報,富人就會毫不猶豫地入手,而窮人則會瞻前顧後,怕自己賺不會學費而選擇放棄。
塞滿了硬幣的手拿不了紙幣。 想要越來越有錢,一定要懂得捨棄一些利益,培養自己的格局,懂得吃虧。

3、越窮越要少找藉口
很多人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他已經無力改變現狀,而是他不願意改變。
拘泥於現狀就容易錯過新風景。少找藉口,多進行反思,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擁有改變的機會。升級思維,在失敗中總結教訓,就能看到新的機會。
千萬不要催眠自己,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很優秀了,現在的一切都是命運不公,當你無法正視自己時,自然會生活在一個幻想的空間中,無效的努力,越來越窮。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只要建立正確的思維,多學習、多思考、多行動、多復盤 ,然後在相應的領域專注深耕,把眼光放長遠,看清未來的局勢,勢必可以彎道超車,加速去往富人的快車道。
今日話題:你認為窮人和富人的最大差別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言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