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拆遷要長住兒子家,被親家搶先一步,兒媳:房是我爸媽出錢買
01
中國的女人,為什麼結婚都需要有房,因為沒有房子的婚姻沒有保障。
曾經劉玉並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甚至覺得父母的擔憂是杞人憂天。
直到娘家父母和婆家父母產生衝突,她才明白,誰有房子都不如自己有。
婆家是兩兄弟,老公是長子,還有個比他小5歲的弟弟。
當初劉玉和老公蕭明結婚前,婆家雖然也說買了一套婚房,但房產證卻是在公婆的名下。

02
當時公婆還說得很好聽,等他們夫妻感情穩定,生兒育女了,就把這套婚房過戶到長子名下。
劉玉信以為真了,但她的父母卻憤憤不平,認為房產證在別人的名下,自己的女兒沒有半點保障。
於是,在劉玉領結婚證之前,父母趕著給她買了一套陪嫁房,算是給她的保障和退路。
父母當時出了首付,房貸由劉玉來還。當時蕭明和婆家並沒有意見。
只不過在劉玉生孩子或者工作收入下降時,父母也會時不時補貼一些錢,幫著還房貸。

03
原以為生活就這樣安安穩穩地過下去,誰知道,過了幾年,小叔子談了個女朋友,對方未婚先孕了,鬧著要結婚了。
結婚就必須要有房子,而當時的公婆,年紀大了,積蓄也不多,給了10萬彩禮,就再也拿不出房子首付。
無奈之下,公婆就跟劉玉訴苦,希望劉玉能把這套婚房先借給小叔子結婚,等以後再還回來。
蕭明也勸劉玉大度一些,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弟弟娶不上媳婦,畢竟現在可是雙喜臨門。
劉玉耳根子軟,又容易心軟同情別人,也就妥協了,騰出了婚房,自己一家三口搬到了她的娘家陪嫁房裡。

04
結果,這套房子,小叔子夫妻倆住著住著就占為己有了,再也不願意搬走。
小叔子夫妻倆態度堅決,說不搬就不搬,誰來都不好使。
公婆又說房產證在他們名下,他們想給誰就給誰,就做主把這套房子過戶給了小叔子。
至於大兒子一家人,大兒媳有一套娘家的陪嫁房,並不缺房子住。
而且作為哥嫂,也應該主動讓著弟弟,兄友弟恭。
劉玉本不願意咽下這口憋屈氣,可老公一直勸她:咱倆又不是沒有房子住,何必跟自己的弟弟爭搶?

05
老公還拍著胸脯跟劉玉保證,說等自己再掙兩年錢,就再給劉玉買一套學區房。
劉玉雖然不覺得老公的話不可信,但也沒有拆穿他的謊言,萬一以後成真呢。
就這樣,小叔子霸占了公婆原本給他們的房子,而他們卻被擠回了娘家陪嫁房。
好在各住一處,互不干擾,倒也相安無事。
直到過了三年,婆家老家房子傳出拆遷,沒有地方住的公婆,突然提出要來大兒子家住。

06
得知這個消息後,劉玉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父母接來。
反正父母出錢買的房子,父母最有資格住。
劉玉也表達了自己不歡迎公婆,讓公婆去找小叔子養老。畢竟小叔子可是住了公婆買的房子。
誰知道,公婆還是不請自來了,還大言不慚地說,小兒媳性格強勢霸道,他們跟小兒媳合不來。
看到劉玉父母也在,還說兩位親家搶了他們的房間,讓兩位親家回自己家住,這可是他們大兒子的房子。
婆婆的意思很明確,劉玉的父母鳩占鵲巢了,這可是她大兒子的房子。自古父母都是跟著兒子養老,沒有父母跟著女兒女婿養老的道理。

07
劉玉氣得差點快要七竅生煙,婆婆真是會倒打一耙。
這是誰的房子,難道她心裡沒點數嗎?還好意思指責她父母搶先一步霸占了他們的養老房間?
劉玉用眼神示意老公表態,可老公卻雙手一攤,表示自己也沒辦法,手心手背都是肉。
劉玉狠狠剜了老公一眼,毫不客氣地懟了婆婆:房子是我爸媽出錢買的,你們的房子還在小兒子名下。
不管公婆如何硬留,劉玉都不肯收留公婆,也不讓自己的爸媽離開。
畢竟是公婆偏心不公正在先,她又何必再心軟一再妥協?
如果你是劉玉,你又會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