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麗蘭
明福和我的年齡僅僅相差一年,一起成長,一起遊戲,一起搭巴士,一起上學。
因為這樣,我們之間的感情特別深厚。到了中學,也曾經一起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
中學畢業,我們都到了巴生谷讀書。明福在萬宜的國民大學深造,我在文良港的拉曼學院讀書。
這段時間,如果時間配合,我們也一起回家。畢業之後,我們留在吉隆坡工作,也是這樣。

哥哥明福,長存麗蘭心。
我們計劃了未來,期待成家立業的幸福;有時也會想像出席彼此婚禮的那一刻……
7月16日的晴天霹靂,打碎了這一切的喜悅。他預期的婚禮沒了,儘管後來補辦了冥婚,那是一個心碎的儀式。
我的婚禮,他再也沒有辦法出席,儘管我多麼希望他可以一起見證我出嫁的這一天。
拍照的時候,我一直想,要是他在,氣氛肯定不一樣了。二姐給我們捕捉了一張張鏡頭,留下永恆的記憶。
但是,這些照片,她總不肯發給我。儘管多番一再催促,她仍然設法推搪。

後來,她給了我照片。我終於明白了。照片中有一隻多出的手,搭在我表侄女的肩膀,就像明福過去和至親說話的習慣。
明福原來落實了他的承諾,悄悄地來到我的婚禮。可是,他答應送我的禮物,再也不能送到我的手了。

麗蘭(中)當晚沒有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