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很缺憾,人生修成正果,大S做的那個明確,真的讓人既詫異又感覺合理。你覺得,她附近有那麼多人,她沒有將孩子交到一直形影不離的禿頂,都沒有準備讓她的妹妹或她的母親照料孩子,而是將孩子託付給了王曉飛。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可謂是疑惑啊,兩人關係不久前很僵硬,也告訴幾回,你說心裡沒有疙瘩根本不可能。但轉念一想,大S做媽媽的本能估計就在這兒。不管別人多麼吵,終究陪孩子長大的汪小菲,曾經一起扛過生活的油、鹽、醬、醋,吵架一次次架。

事實上,一切都是從她病重的那天開始發酵的。汪小菲姿勢一出來,大家就會感到震驚。接到電話後,他沒有選擇,只有趕赴機場。雨下得很重。他跪地上,一點也不考慮自身形象。他的情緒像孩子一樣奔潰。有人說父愛薄如紙,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死分離,誰能忍受呢?你可以通過螢幕體會到焦慮和敏感。

多年來,張蘭一直靜靜地支持著親人。她直播帳號忽然停播,還發了一條公示追思,簡易兩三句,意外地讓很多人穿甲。家裡的長輩是很乖巧、最耐心地。他們很少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真實體驗。說到底,假如孫輩失去媽媽,無論他們多麼頑強,他們的心都會奔潰。以往,家裡爭執,誰對誰錯,在這場大事故眼前變得不那麼關鍵了。血緣關係的牽絆,有時不需要太多的話,只需一隻眼睛。

每個人可能猜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到悲劇發生後展現形式主義。有些人喜愛在墓地前演出幾回,有些人便以「為了愛」名義整理遺物,有些人會到早晨推送一些動態。但最終該做什麼,怎麼想,事實上,僅有被告自身最清楚。對生死的信任是赤裸裸的可能、較為和確定,每種行為都和別人的八卦尤其不同。
因此回頭看,最尷尬的不是誰哭了,誰寫,而是大S用最後一點能量獲得的共識——孩子終歸應當返回爸爸身旁。說到底,那麼多坎坷的恩仇,孩子才是一家人的鏡子,氣血間的依靠比什麼都強。你覺得怎麼樣?誰能挑選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