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哥嫂家帶娃累病,又要住進我家養老,我拒絕:財產都給兒子
01
病床上累得憔悴虛弱的媽媽,雙眼含淚地看著女兒鄧琴:從小到大,你總說媽偏心你哥,等媽出院後就住在你家,幫你帶孩子,好好補償你。
鄧琴聽完,內心一震,媽媽這又是要作什麼妖了。
果不其然,媽媽又急著說:這些年虧欠了你,我和你爸一直想找機會好好彌補你。如今終於能如願以償了。
鄧琴沒有說話,只是笑著看媽媽,仿佛看一個陌生人一般。
畢竟誰家父母會在生病時提前分了財產給兒子後,又搬進女兒家養老。
看著媽媽口是心非的樣子,鄧琴內心的失望達到了頂峰。
原來,這就是父母嘴裡所謂的一視同仁,所謂的一碗水端平。
把錢和房子全都留給兒子,把愛和養老丟給女兒。

02
換做以往,孝順又聽話懂事的鄧琴,早就一口應承了下來。
畢竟,從她結婚到懷孕,再到生孩子坐月子,她早就盼著爸媽能來家裡搭把手。
可偏偏媽媽說,他們要照顧孫子,分身乏術。
於是,鄧琴就眼睜睜看著父母把大侄子帶大,又接著帶小侄子。
而且看哥嫂的意思,他們還想趕著好政策,再拼一個三胎女兒呢。
那時的鄧琴,孤苦無依,自己的公婆身體不好,一直沒有來幫忙帶孩子。
而老公工作又忙,請月嫂和保姆又不放心,當時她一天三個電話地催促媽媽來幫幫忙,哪怕只待一個月也行。
可媽媽愣是沒有來,說她捨不得兩個大侄子,說爸爸五體不勤,不會操持家務和做飯。
總之,媽媽會放下手頭的一切去幫兒子帶孩子,卻會找各種理由推脫幫女兒帶孩子。

03
感受到父母的偏心後,鄧琴就再也沒有求過媽媽,而是花了1萬5請了一個專業的月嫂照顧月子。
月子結束後,鄧琴獨自一個人帶了大半年,直到產假休完,公婆身體也好轉了許多,這才來接手。
當時媽媽還冷嘲熱諷,說鄧琴的公婆就是躲在老家偷懶,連自己的親孫女都不來帶。
對此,鄧琴一句話沒說,心裡卻泛濫成災。
公婆沒來照顧,自己的親媽不也沒來嗎?半斤八兩,誰也說不上誰。
從那之後,鄧琴就沒有再那麼殷勤往娘家跑了。
可她不回娘家,爸媽要錢的電話,卻依舊隔三差五就打來:家裡洗衣機壞了,你爸爸病了要吃藥,你媽媽腰不好又去理療了。
總之,爸媽要錢的理由和次數,一點也不因他們沒有在女兒最需要的時候袖手旁觀而減少。

04
當了母親,鄧琴也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也會偶爾給幾次錢,但她一直控制著次數和金額。
原以為自己關起門來,能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畢竟娘家不愛,她卻有求於婆家。
誰知道,在媽媽再次累病,直不起腰來之後,鄧琴再次成為了父母的自動取款機。
哥嫂把人送到醫院,就打電話把鄧琴喊來醫院,讓她在醫院陪床照顧。
看著憔悴一直喊疼的媽媽,鄧琴也不忍心摔門而去,只能留下來陪夜,第二天再輪到哥嫂。
結果,當她下班匆匆跑來醫院時,卻看到爸媽和哥嫂圍在一起商量家產的事情。
爸爸對哥哥說,你是兒子,家產和房子就留給你和我們的兩個大孫子。等你媽出院,就把房子過戶到你名下,我們就搬到你妹妹家住。
媽媽也隨聲附和道:沒錯,家產自古都是留給兒子和孫子,你們要保管好,千萬不要讓你妹妹知道。
聽完這些話,鄧琴本不想再推門進去,結果嫂子卻突然推門出來了。看到鄧琴,就迫不及待交代完手頭的事情就走了。

05
哥哥得到了大好處,自然對鄧琴也有了好臉色,還一個勁地感激鄧琴的辛苦。
鄧琴看著嬉皮笑臉的哥哥,再看看絕口不提家產卻又默默提前分了家產的父母,忍不住深深嘆了口氣。
把兒子趕走後,爸媽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他們的打算和決定。
媽媽說:小琴,你嫂子性格強勢霸道,不好相處,我們在他們家沒少受苦受罪,更何況,我們也幫他們帶大了兩個孩子,如今也該輪到幫你帶,好好彌補你了。
如果剛才沒聽到爸媽提前分家產給哥嫂的話,或許鄧琴會特別高興,畢竟父母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偏心和對他的虧欠。
可聽到父母那番話後,肖琴心裡再也沒辦法逼迫自己去忍氣吞聲。

06
鄧琴笑著拒絕了爸媽的請求,說你們的財產都提前分給了兒子,你們就跟著兒子養老吧。畢竟我也有公婆要養。
鄧琴不但拒絕了,還把父母的後路給堵死了:我公婆來幫我們帶孩子了,家裡房間就那麼多,你們來了也住不下。
說完,鄧琴就把手裡的水果放下,轉身就走了。
她沒有跟父母撕破臉皮,也沒有跟父母斷絕來往,只是她卻明白,自己的這顆孝心,早就破碎。
父母果然夠偏心,自己一生病就提前分家產,還叮囑哥嫂保密,全家人都忽悠她,都在看她的笑話。
鄧琴離開了醫院,不管父母打來多少個電話,她一概拒聽。
還有什麼好解釋的呢?無非就是自己這個女兒從小不被父母所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