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一個自律的孩子,比你想像的要簡單,家長要常說5句話

2025-10-03     鍾震邦     反饋

在家長看來孩子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就算是苦盡甘來了,實際上考上大學並不意味著未來一定有光明的前途,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當中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學業不達標而勸退,難道是他們能力不夠嗎?

學生能在高考當中突出重圍考上清華和北大說明水平是足夠的,為什麼上了大學之後反而墮落了呢?

因為有些學生是需要別人推著才能學習,上了大學之後老師不會再像高中一樣盯著學生學習,學生就逐漸墮落了。

說到底這樣的學生缺少的是自律性,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一旦掙脫了老師和家長的管束成績就會直線下滑,在培養學習習慣上家長有比老師更重的責任。

培養出一個自律的孩子,比你想像的要簡單,家長要常說5句話家長經常會想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又好又不用操心,自家孩子每天盯著依舊成績平平,越想越覺得生氣,所以很多家長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舉例來批評自己孩子。

家長總喜歡挑學生身上的毛病卻很少會反思自己的問題,家長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不能將教育的責任都推給學校和老師,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家長應該負主要的責任。

聰明的家長常把五句話掛在嘴邊,這五句話能讓家長培養出一個自律的孩子,其實教育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教育沒辦法再重來,珍惜眼前學習的機會」

不是讓家長原封不動地將這句話告訴學生,而是要以學生能理解的方式將這句話的意思傳輸給學生。

很多學生不愛學習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只顧眼前的快樂,可家長明白如果不好好學習等待學生的就是職高技校,家長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為了未來有選擇的權利。

「學習很苦,但不努力學習就要受一輩子的苦」

成年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退縮,更何況是學生了,學習是一場持久戰,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難題,克服這些難題很苦,但學習已經是通往成功成本最低的一條路了,家長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苦一陣子,不學習就是苦一輩子。

「今天偷的懶,都將成為日後最深的遺憾」

很多學生只有在被家長和老師盯著的時候才能認真學習,只要沒人看著就想盡各種辦法偷懶,愛偷懶是人的慣性,但是在學習當中切勿要把懶惰放一放,偷懶只能輕鬆一時,在學習上的缺失是無法彌補的。

「沉迷於手機是毀掉你成績的最快方式」

中小學生最容易成為電子產品和網絡,家長要負主要責任,家長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嚴格控制他們玩電子產品的時間,養成自律性就不會沉迷於此。

「讀書雖然辛苦,但父母的付出更加不易」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求回報的,但不能讓學生覺得他所享受到的教育環境是理所當然的,學生學習是很辛苦,可是家長的付出更加不易,家長要付出金錢時間和精力,還要操心學生的生活上的大小事。

以上這五句話不僅僅是要告訴學生,同時家長也要用這五句話來時刻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因此家長跟學生一樣需要學習,教育是一門技術活。

道理都懂,可孩子就是不聽怎麼辦?

越早讓學生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對學習也有好處,即使是大學畢業之後走入社會自律也會持續地發揮作用,學生自律家長也能少操心,但很多家長表示道理都懂,可有的學生就是油鹽不盡的,說了也不聽,依舊我行我素。

家長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去命令學生做什麼和不做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聽不進去,學生需要的是家長的同理心,家長可以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以朋友的視角跟學生進行溝通。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的教育觀念也必須發生轉變,00後和10後的學生很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更敏感,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方式不適合他們了,一味地打擊孩子反而會讓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

家長應該適當地給予學生誇獎和鼓勵,回想自己的小時候其實每個孩子都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為什麼當我們長大之後成為家長之後就卻這個道理忘了呢?

筆者認為教育不應該是安排,而應該是引導,無論學生能改變多少,趁著還來得及家長必須去嘗試,不能因為效果達不到預期就躺平任學生自由發展。

今日話題:你見過最自律的孩子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