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大掃除時,我決定徹底清理臥室衛生。
當費力地挪開沉重的雙人床,眼前的景象讓我瞬間倒吸一口涼氣——床板與牆壁的夾縫裡,密密麻麻散落著數十個破碎的白色殼狀物。
這些橢圓形的空殼質地脆弱,大小如同指甲蓋,像極了迷你版的禽類蛋殼,在昏暗的光線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更令人不安的是,每個殼體的頂端都有一個整齊的破口,邊緣還殘留著些許乾涸的黏液,顯然裡面的生物已經破殼而出。

我強忍著心悸拍下照片,發到常逛的網絡社區求助。
網友們的回覆讓我的後背陣陣發涼:「這規模太嚇人了!」「建議立即消毒,可能孵化的是某種昆蟲的卵鞘。
」「看這數量,估計已經孵出幾十隻幼體了。
」一條條評論讓我坐立難安,腦海里不斷浮現各種可怕的想像。
就在我準備聯繫殺蟲公司時,一位認證為生物學專業的網友給出了準確判斷:「各位不必驚慌,這是壁虎的卵殼。
壁虎通常會將卵產在溫暖隱蔽的縫隙里,這些空殼說明小壁虎已經成功孵化。
從數量來看,這應該是一整個繁殖季的成果。
」

真相大白後,我長舒一口氣,隨即又感到幾分慶幸。
原來這些「不速之客」竟是益蟲壁虎。
它們以蚊蟲為食,是名副其實的「居家衛士」。
在南方潮濕地區,家裡有壁虎出沒其實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它們的存在反而能幫助我們控制蚊蟲數量。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我深思。
我們總是對未知的生物本能地產生恐懼,卻很少思考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獨特價值。
壁虎選擇在我家床後繁衍後代,不正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適合它們生存嗎?
或許,與其驚慌失措地想要消滅它們,不如學會與這些小傢伙和平共處。

如今,每次看到壁虎在牆壁上敏捷地巡邏,我都會會心一笑。
這些曾經讓我毛骨悚然的「入侵者」,現在卻成了我最放心的「居家保安」。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奇妙,當我們放下成見,以開放的心態去了解自然,往往能發現生命之間最和諧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