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給我養老9年,我故意把80萬存款全給女兒,兒媳的話令我意外
我有一兒一女,老伴去世後,我在兒子家住了整整九年,而女兒獨自在外闖蕩。
前些日子,我突然做了一個決定——把自己所有的存款,全數給女兒。
可沒想到,兒媳得知後,卻說出了這樣讓我意想不到的話……
我曾為故事會、意林雜誌撰稿多年,專業創作扣人心弦的作品!想體驗更多類似的精彩故事?點擊頭像進主頁,發掘更多讓心靈共鳴的創作!這篇文如果您覺得可以,別忘了----收藏點贊關注----
01
我有一兒一女,鄰居們常常羨慕我們家兒女雙全,覺得我們是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其實,家庭的幸福從來都不是外人看得見的表象,而是我們自己心中那份深深的感觸。
女兒比兒子大兩歲,從小就比兒子懂事,成績優異、性格溫和,總是主動關心家庭和弟弟。她不像許多孩子那樣會因著弟弟頑皮而心生不滿,相反,她總是耐心地照顧他。
每次我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她會乖乖地幫我分擔家務,甚至主動照顧弟弟的生活。她做的一切,似乎都不需要我特別去要求,一切都那麼自然而然。
然而,兒子卻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存在。雖然兒子的調皮搗蛋是每個母親都會經歷的階段,但他似乎永遠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心思從未真正放在學習上。
小時候,他總是在院子裡跑來跑去,追逐小夥伴,心情也是一波三折,動不動就發脾氣。當時,我常常拿女兒與他對比,覺得女兒多麼懂事,而兒子卻總是讓我費盡心思去管教。
女兒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她順利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她也從不挑剔我們的家庭背景,知道父母的辛苦,始終心懷感恩。
而兒子則選擇了早早輟學,進入社會工作。我對他並不感到失望,雖然我期望他能夠繼續讀書,但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選擇的路。我們和兒子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少,他在我眼中似乎成了一個不太容易接近的存在。
隨著女兒畢業後去大城市工作,開始了她自己的奮鬥之路,我的內心充滿了不舍。女兒是我一手拉扯大的,看到她走上獨立的道路,我既為她驕傲,也覺得有些孤單。但也明白,這個孩子已經有能力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生活,我不再需要為她操心。
而兒子也為我帶來了好消息,他帶回家了一個溫柔體貼的媳婦,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至少他能有一個安定的家。
女兒在外拼搏,身上背負著自己的人生重擔,而兒子則是在家裡與媳婦共同承擔責任,日子過得平穩但平凡。看著他們兩口子生活雖然普通,卻也不至於落入困境,我感到一種深深的安慰。
然而,生活的重擔似乎還是落在了兒媳身上。兒子每天早早下班回來,除了吃飯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完全不曾主動幫忙做家務。媳婦每天忙著帶孩子做飯,我心裡十分不忍。
每當我想提醒兒子,他總是說「媽媽你別管,我媳婦會做的。」可看得出來,兒媳婦已然疲憊,日復一日地承擔著所有家務。雖然她從未抱怨過,但我知道她有多麼辛苦。
有時,我真的想衝上去說:「你怎麼能這麼懶散呢?」但轉念一想,我又覺得兒子或許有自己的壓力,他只是沒有表達出來。畢竟,孩子在外打拚的日子並不容易,我也得理解他。
只是,我心中那份對子女教育的責任感,讓我始終不捨得對他放棄任何期望。作為母親,我依然希望他能明白,家庭的責任是每個人應當承擔的,而不僅僅是依賴別人。
02
九年前,老伴因病去世,那段日子對我來說是一場噩夢。老伴一直是我生活中的支柱,他的離開讓我感到無法言喻的空虛和孤單。我們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攢下了許多共同的回憶。
可是,生活依然得繼續,我知道我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們的生活。兒子和兒媳在我失去伴侶後勸我去住到他們家裡,畢竟,我年紀大了,獨自生活的確不太安全。
剛開始,我有些猶豫,畢竟去兒子家生活,總覺得自己在依賴孩子。但考慮到自己一個人住的確有些寂寞,最後還是決定接受兒媳的提議。於是,我搬到了他們家,開始了新的生活。
兒媳的熱情讓我很感動,她總是關心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經常問我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她會在下班後帶我去散步,或者陪我一起做些家務,讓我感受到久違的溫暖。每次我告訴她自己不需要太多照顧時,她總是笑著說:「媽媽,你就當是來享清福了,別客氣。」
兒媳一方面要照顧我,一方面還要照顧小孩,家務活也全都由她承擔。看她這麼辛苦,我心裡十分不忍,常常主動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儘管如此,兒子每天下班回家,卻總是直接躺在床上玩手機,根本不幫忙做任何家務。
兒媳從未抱怨過,但我能看到她眼中的疲憊。我曾經忍不住提醒過兒子:「你怎麼不幫媳婦分擔點家務?」可是他總是輕描淡寫地說:「媽,你別管,讓她做。」每次聽到這句話,我的心裡總是滿滿的失望。我知道,他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家庭責任的重要性,也沒有想過媳婦的辛苦。
有時,我會默默嘆息,兒子怎麼就變成了這樣?我和老伴一輩子辛辛苦苦,為了孩子們能夠過得更好,節省了很多東西,省吃儉用只為給他們更好的生活。而如今,兒子卻顯得如此懶散、無責任感。這讓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兒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這些問題呢?
兒媳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始終沒有發火,總是默默承受。我常常在心裡感謝她,覺得她是那個最值得依靠的人。儘管她沒有指責兒子,也沒有對我說什麼抱怨的話,但我知道她心裡有很多的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