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逝世,享年103歲,他的長壽秘訣曝光:最核心的不是多運動,多睡覺,很多人做不到!

2025-10-26     武巧輝     反饋

楊振寧先生說:「假如我的一生是一齣戲,那麼我實在十分幸運,…… 我一生走了一個大圈。」他從清華園走向世界巔峰,又在耄耋之年歸根故土,於 2025 年 10 月 18 日走完了 103 年的圓滿人生。消息傳來,無數人在悲痛中送別這位科學巨擘。楊振寧先生不僅留下震撼世界的科研成果,更有走過一個世紀的生命範本。

世人總追問長壽秘訣,有人歸因於基因,有人執著於補品,卻忽略了楊老生活中那些細節。今天,我們就循著先生的足跡,讀懂這 5 個養生真諦。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2/22821651.avif

積極社交、遠離孤獨聽過這樣一句話:「社交是心靈的良藥,孤獨是生命的毒藥。

」社交從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而是滋養生命的活水。人若困在孤獨的方寸地,再豐盛的物質也填不滿心靈的空寂;唯有與世界相連,生命才能保持鮮活。晚年定居清華後,楊老的社交從未褪色。他會和年輕學子在課間暢談,赴好友家中做客,更常與翁帆聊起 「三四十年後的世界」。即便百歲高齡,他的書房裡仍常有友人來訪,或是探討學術,或是閒話家常,笑聲從未斷絕。養生三字經有言:「善交往,廣愛好,心情暢,睡眠好。」社交從不是年輕人的專利,更不是 「無效應酬」。

孤獨是健康的隱形殺手,而真誠的陪伴與交流,才是滋養生命的甘露。別讓忙碌成為藉口,一句問候、一次相聚,都是在為長壽鋪路。心態樂觀、情緒穩定老話講:「心寧則神安,神安則身健。」情緒是健康的 「晴雨表」,暴怒如烈火焚身,思慮若蛛網纏心,唯有心態平和,方能滋養身心。楊振寧先生的一生跌宕起伏:但從未見他怨天尤人。95 歲接受採訪時,他更從容自評 「德、功、言做得還不壞」,眼中滿是平和的光亮。這種樂觀不是盲目豁達,而是看透世事仍熱愛生活的通透。

人們常說:「心寬一寸,病退一丈。」心態好的人,自帶 「自愈力」。人生下半場,拼的不是財富多少,而是心態好壞。能放下執念,笑對變故,情緒穩定了,身體自然安康。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2/22821652.avif

喜歡讀書,修身養性楊振寧先生曾說:「讀書不僅可以增知識、長學問,也可以防治疾病、養德健身。」讀書是最低成本的養生方式,既能豐盈精神世界,又能平息內心浮躁,讓身心在文字中獲得雙重滋養。

楊振寧先生的書房,是他一生的精神道場。從年少時在清華園讀《神秘的宇宙》,立志 「拿諾貝爾獎」,到晚年書架上擺滿物理專著、文史經典,書本從未離開他的生活。即便百歲高齡,他每天仍會抽出兩小時閱讀。書是心靈的良藥,能治浮躁,更能養壽。曾國藩曾說:「書味深者,面自粹潤。」讀書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心性的修煉。浮躁時讀書,能澆滅心火;迷茫時讀書,可照亮前路。別讓碎片化的信息填滿生活,每天留一點時間讀本書,在文字里沉澱自己。

心沉靜了,病氣自然就少了,生命的質量也便高了。規律生活,少吃多餐《黃帝內經》中講:「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暴飲暴食、作息混亂,只會打亂身體的節律;而順應自然的生活,才能滋養出長久的生命力。楊老發明了 「定時充電」 飲食法,每隔 2-3 小時少量進食,既避免了飢餓低血糖,又減輕了腸胃負擔。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2/22821653.avif

吃飯時他向來細嚼慢咽,哪怕是一碗白粥也會品出滋味。

定居清華後,食堂師傅都熟悉他的習慣:「楊先生的菜要清淡,分量不用多,下午還會來要一小碟點心。」這種規律從未因外事打擾而改變,即便是參加重要會議,他也會提前安排好吃喝時間。人們常說:「食不過飽,飽不急臥;七八分飽,青春不老。」生活有規律,身體才會有秩序。楊振寧先生的 「定時定量」,藏著最樸素的養生真理。我們卻總被工作推著走,餓了才吃飯,睏了才睡覺,把身體熬得越來越差。別再拿 「忙」 當藉口,三餐定時、七八分飽、作息規律,這些簡單的堅持,遠比昂貴的保健品更有用。

畢竟,身體的節律,容不得半點敷衍。適度運動,動靜結合老話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是生命的動力,但過則傷身,靜則滯氣,唯有動靜結合,方能氣血調和。楊振寧先生從不盲目追求 「高強度鍛鍊」,反而自嘲 「有點懶」。年輕時愛步行探索城市,晚年則把每日散步時間從一小時縮至十分鐘,卻從未間斷。他說:「走幾分鐘後腿暖了,血液循環就好了。」在家時,他也會偶爾騎健身腳踏車活動筋骨,其餘時間則用來讀書,動靜切換自如。

這種 「不勉強、不放棄」 的運動態度,讓他百歲時仍能自行上下樓梯。《黃帝內經》中講:「動以養形,靜以養神。」運動的真諦,是 「適度」 而非 「拚命」。現在人要麼久坐不動,要麼跟風猛練,結果不是氣血瘀滯就是受傷勞損。楊老用百年人生證明:最好的運動,是讓身體舒服的運動;最好的養生,是動與靜的平衡。動不耗神,靜不懶散,才能讓生命細水長流。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2/22821654.avif

老話講:「藥補食補,莫忘心補。楊振寧先生用一生證明,長壽不是偶然,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願我們能讀懂先生的生命智慧,從今天起,少一點浮躁,多一點沉靜;少一點放縱,多一點規律。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好好對待它,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2/22821655.avif
劉奇奇 • 9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唐園秀 • 148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5K次觀看
唐園秀 • 19K次觀看
唐園秀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唐園秀 • 13K次觀看
唐園秀 • 4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唐園秀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唐園秀 • 61K次觀看
唐園秀 • 2K次觀看
唐園秀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17K次觀看
唐園秀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