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房子「在最恰當的時候」並以「最小的代價」傳給子女,是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應該考慮的事。
為什麼說需要以家庭為單位來考慮呢?
因受傳統思想影響,我們對於財產分割難以啟齒,特別是一些子女比較多的家庭,提到房產等大宗資產會讓人認為是爭奪老人的財產,老人也可能會因此而感到心寒。
事實上,在已開發國家,提前了解和安排財產分割事宜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也應該逐漸破除自身這種陳舊觀念。
目前,討論過戶方式議題不少,實際上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房產處理方式,分別是「贈與、買賣、繼承」。
結合國情和現有政策,下面我們來看看究竟以哪種方式過戶給子女房產最划算?

一、在世房產贈與過戶
按照一般人理解,自己家的東西,贈與給他人,只要你情我願,應該不會有什麼費用產生。
但房產贈與並非如此,我國將房屋規定為不動產,在贈與時必須辦理過戶登記,這樣就會產生房產過戶費用,這筆費用還不小。
老人或者父母把房子無償贈與給子女,其中個人所得稅在2009年規定中已經全部免除,但仍需要全額繳納契稅、公證費和評估費,這個比例分別為房產評估值的3%、1%和0.25%, 舉個例子:贈與一套評估值為300萬、面積110平米的房產,需繳納契稅9萬、公證費3萬、評估費0.75萬,這三項費用合計12.75萬。
隨著房價不斷上行,房產價值也越來越高,這筆過戶費用也是不斷提高。
為此,從經濟角度看,不建議使用在世贈與過戶方式。

二、在世房產買賣過戶
買賣過戶,對於曾買賣過房子的人來講,再熟悉不過了。
就跟我們把房子賣給陌生人一樣,按照國家規定的房產買賣政策來執行。
根據現有規定,買賣房產過戶費用跟房產證取得時間、是否唯一住房、房產面積大小緊密相關。
買賣過戶房產主要包括四種費用:契稅、增值稅、個稅、登記費。
契稅:房產滿5年唯一,面積低於90平米,交易總價1%繳納,面積大於90平米按交易總價1.5%繳納,如果非唯一房產,按照交易總價3%繳納契稅;增值稅:滿2年免交,不滿2年按照交易總價5.6%繳納;個稅:普通住宅按1%繳納,非普通住宅按2%繳納,個別城市是按照與房產上次交易差值的20%來核算個稅;登記費:80。
大家可以把實際數據往裡面套一下可知,買賣過戶費用實際上也不低。
有人說買賣過戶費用實際是由賣家出,這個可不一樣,都是自家人出這筆錢。

舉例:同樣以1套價值300萬的普通房產為例,假如該套房產滿5年,面積110平米(高於90,低於144),若通過買賣方式過戶,則產生的稅費分別為個稅3萬,契稅4.5萬,增值稅免除。
那麼結果是,買賣過戶產生的費用合計約7.5萬元,相比前面講的贈與過戶費用少約40%。
當然,買賣交易稅費雖然時有變化,按照未來趨勢,若增加持有環節稅費,如房產稅,勢必會減少交易環節稅費,所以,買賣過戶房產的費用只會逐步減少,而不是增多。

三、去世後繼承過戶
受傳統觀念影響,這種方式在現實中比較多。
一般當老人去世後,老人的房子就變成遺產,房子作為遺產過戶給孩子。
相比前面所講的老人在世時贈與和買賣過戶兩種方式,因為不涉及契稅、個稅、評估費等主要大金額稅費,這種過戶方式比較受大家歡迎。
過戶時,只需要交納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的公證費和登記費即可。
由於在不同地區、不同房產價值會有所差異,但總體費用較低。
正常情況下,繼承過戶辦理流程也很簡單,房產繼承人只需要先憑遺囑書去辦理繼承權公證書,然後拿著繼承權公證書至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過戶事宜即可。
但如果老人生前並沒有或者來不及立遺囑,房產繼承者又有好幾個,若要想把房產過戶到某一個人名下,還得需要其他享有繼承權的人書面聲明放棄遺產才行。

三種房產過戶方式選擇
總結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在現有最新規定下,貌似離世後房產過戶方式花最少錢最省事,但對於很多人來講,繼承來的房產並不是唯一房產,即使是唯一,若沒滿5的情況下,還需要交納房產差值20%的個稅。
最終的結果是,分析這麼多,原來通過「買賣」過戶的方式花錢最少,也沒後遺症,是大多數人最適合的過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