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第一季一開播,就穩穩占住熱搜。
播出期間,全網播放量突破50億,單日播放峰值超2.4億。
哪怕口碑兩極、打戲有爭議,熱度依然居高不下。觀眾或許會吐槽,但誰都知道這部劇,確實把「江湖」的那股子熱血與豪氣拍了出來。

在國產劇普遍陷入套路化的那幾年,《雪中悍刀行》像是硬生生從冷風中劈出一道縫,劍意分明。
它成功地喚醒了觀眾對「武俠劇還能拍成這樣」的信心,讓武俠市場重新熱鬧起來。

而今,第二季官宣啟動,江湖再起,觀眾的最大關心無非兩件事,原班人馬還能回來嗎?女主角會不會被換?

對很多人來說,《雪中悍刀行》的靈魂不在特效,不在打戲,而在演員之間那種「江湖氣」與「人物味」。
張若昀的徐鳳年,正是全劇的定海神針。

他從紈絝少爺一路成長為北涼世子,桀驁與穩重並存。
有人說張若昀不像「徐鳳年」原著的狠勁兒,但他的詮釋更像「長成了的少年」,既有鋒芒,也有人味。
正因為這種克制,才讓角色的成長更有層次。

據多方消息,張若昀回歸第二季的可能性極大,如果他能確定出演徐鳳年,無數劇粉直接鬆口氣。
胡軍的北涼王徐驍也幾乎板上釘釘。
在《長津湖》之後,胡軍身上的「鐵血感」愈發濃厚。

那種一站出來就讓人服氣的氣場,完美契合徐驍的「老將風骨」,他的回歸,不僅僅是角色延續,更是整部劇「父子線」的支撐點。

李純的軒轅青鋒與張若昀再度同台,也被視作最大期待之一。
她那種明艷狠戾的氣質,讓這個角色既美艷又危險。一個女人能在男頻江湖裡殺出存在感,這已經是成功。

張天愛的南宮僕射,當年就憑著氣場美貌驚艷全場。
她每次出場都自帶光環,甚至一度壓過女主,如今有消息稱她極可能回歸,觀眾呼聲很高。畢竟那種「貴氣中藏狠」的女性角色,是張天愛的舒適區。

孟子義的紅薯也傳出將繼續出演。
她在第一季的戲份雖然不多,但角色討喜,溫柔中帶著隱忍。
尤其是與徐鳳年的情感線,眼含柔情,還有幾分執著,讓人看得心軟。

她若回歸,劇情情感線的厚度會更飽滿。
從目前拍攝籌備信息看,製作方的確在努力「保人」。
他們知道,這種大IP的靈魂,不僅是劇情,而是觀眾對「熟面孔」的情感依賴。

正如有網友說:徐鳳年不是張若昀演的,就不叫徐鳳年。
所以,即便部分角色因檔期難以全員回歸,只要核心陣容穩住,《雪中悍刀行2》的底氣就還在。

相比男主穩住陣腳,女主姜泥的選角可謂風浪不斷。
李庚希在第一季中飾演「西楚亡國公主姜泥」,角色設定極具層次感,她是亡國之女、心懷仇恨、外柔內剛的「破碎公主」。

按理,這個角色應該兼具尊貴與狠勁,可惜呈現效果卻讓人褒貶不一。
觀眾的主要意見集中在三點:
氣質不夠「公主」,劇中她造型樸素,缺少那種天生帶著疏離感的貴氣。

第二,表演略顯單一,情緒表達扁平,面對張若昀的戲缺乏「火花」,有時甚至古裝氣質全無。
第三,人物辨識度不高,在一眾美艷、氣場型的女配中,她的存在感被嚴重稀釋。

這一點在播出時就被放大,社交平台上出現了不少觀眾評論稱她更像丫鬟而不是亡國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