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肝硬化(Cirrhosis)
肝硬化是長期肝臟損傷的結果,肝組織被瘢痕(纖維化)取代,導致肝功能下降。常見病因包括慢性肝炎、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
4. 肝癌(Liver Cancer)
原發性肝癌(如肝細胞癌):由肝臟自身細胞惡性變引起,常見於肝炎或肝硬化患者。
繼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其他部位的癌細胞擴散至肝臟,如大腸癌轉移。
5. 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
急性肝衰竭:肝功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喪失,常因藥物中毒或嚴重病毒性肝炎引起。
慢性肝衰竭:由肝硬化或長期慢性肝病逐漸發展而成,症狀進展緩慢但風險極高。
6. 遺傳性肝病(Genetic Liver Disorders)
部分肝病源自基因缺陷或代謝異常:
血色病(Hemochromatosis):鐵在肝臟中過度沉積。
威爾遜氏病(Wilson’s Disease):銅在肝臟和其他器官中異常積累。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影響肝臟和肺部功能的遺傳疾病。
7. 膽道相關疾病(Biliary Diseases)
膽道系統問題也會影響肝臟健康:
膽囊炎:膽囊發炎,常因膽結石阻塞所致。
膽石症:膽囊或膽管中形成結石。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一種影響膽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終可導致肝硬化。
8. 肝臟良性病變
肝血管瘤、肝囊腫等為常見的良性肝臟病變,通常無症狀,僅在體檢或影像學中偶然發現。如無異常變化,一般無需治療,但應定期監測。
何時應該就醫?
若肝臟不佳的患者出現以下的情況和症狀,請立即進行檢查或安排看診:
情況是否緊急 持續或加重的黃疸是 右上腹明顯疼痛是 突然意識模糊、精神異常是 吐血或便血(可能肝硬化並發食管靜脈出血)是 全身水腫、腹水建議儘快就診 有家族肝病病史、肝癌風險者需定期進行檢查
肝臟就醫的步驟指南
第一步:觀察身體症狀
在決定就醫前,先記錄你是否有以下症狀:
皮膚或眼白髮黃(黃疸)
腹脹或右上腹不適
易疲倦、沒精神
食慾差、體重下降
尿色深、大便顏色變淺
出現瘀青、牙齦出血、月經過多
情緒或意識異常(肝性腦病風險)
建議:記錄症狀持續的時間、有無發熱、是否有飲酒習慣、藥物或保健品使用情況。
第二步:選擇就診機構
你可以選擇以下其中一種醫療單位:
政府診所:成本較低,適合普通症狀者。患者們可要求肝功能檢查,若有異常可轉診。
私人診所/內科門診:適合希望快速進行檢查的患者,可當天安排驗血、超聲波等檢查
醫院專科門診(肝膽科、腸胃科):適合已有嚴重症狀者或家族史者,可直接預約專科醫生、檢查更全面。
第三步:初步評估與體檢
醫生會根據以下步驟,以便進一步仔細地了解患者的情況以制定更合適的醫療方式:
問診:了解症狀、飲食、藥物使用、酒精攝入、家族史
體格檢查:注意肝區壓痛、黃疸、腫脹、水腫、瘀斑等
相關檢查:安排血液和影像學檢查
第四步:常見檢查項目
這些檢查用於確認肝臟功能狀況與病因:
肝功能血檢(LFT):檢測ALT、AST、ALP、膽紅素、白蛋白等
B肝、C肝病毒篩查:確認是否為病毒性肝炎
腹部超音波:檢查肝腫大、脂肪肝、肝硬化、腫瘤等
AFP腫瘤指標:肝癌初步篩查(若家族史或高風險)
肝彈性掃描(Fibroscan):若相關機構備有此設備也可幫助評估肝纖維化程度
第五步:診斷結果與治療建議
醫生將根據檢查結果決定:
是否需要進一步確診,如核磁共振(MRI)、斷層掃描(CT)、肝穿刺等
是否需要用藥(如抗病毒藥物、保肝藥、戒酒/減重建議等)
是否轉介肝膽專科或住院治療(如肝硬化、肝癌風險)
第六步:後續追蹤與生活管理
定期複查肝功能、病毒指標或影像學檢查
配合治療方案(如抗病毒藥、飲食控制、體重管理)
定期接種疫苗(B肝疫苗或A肝疫苗)
若確診慢性肝病,應建立長期隨訪檔案
讀者們所需要注意的是,若有家族肝癌史、長期飲酒、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者,建議每年一次肝臟篩查。若症狀突發或迅速惡化(如嚴重黃疸、腹水、意識模糊),應立即前往急診室!
肝病的常見誤區與澄清
肝臟疾病常被誤解,很多人因此延誤了檢查與治療。以下列出幾項常見誤區,並配以科學澄清,幫助你正確認識肝臟健康:
誤區一:「只有許久的人才會得肝病」
真相:雖然長期酗酒是肝病的重要誘因,但非酒精性脂肪肝(MAFLD)近年來更為常見,尤其在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人群中發病率高。即使從不喝酒,也可能患上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誤區二:「肝臟出問題,一定會疼」
真相:很多肝病在早期並不引起疼痛,甚至毫無症狀。肝臟本身幾乎沒有痛覺神經,只有當病變波及肝包膜或引起腹水、腫瘤壓迫時才會感到不適。無痛性發展是肝病的「隱形殺手」特徵。
誤區三:「肝病是不可逆的,發現了也沒用」
真相:不少肝病在早期是完全可逆或可控制的,例如早期脂肪肝通過改善飲食和運動可逆轉,B型肝炎經長期抗病毒治療可顯著降低肝癌風險。定期體檢與早期干預至關重要。
誤區四:「只靠藥物就能治好肝病」
真相:藥物只是肝病管理的一部分。良好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定期追蹤、避免酒精與毒素暴露才是維持肝功能穩定的關鍵。單靠藥物而忽略生活調整,效果有限。
守護肝臟,從我們開始
肝臟是人體解毒與代謝的核心器官,許多肝臟疾病在早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延誤,可能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檳榔醫院消化專科致力於提供高水準、個性化的肝臟疾病診斷與治療服務,讓您安心面對健康挑戰。
我們備有完整的肝臟評估設備和專業醫療團隊,並將由經驗豐富的肝膽及胃腸專科醫生主診。團隊擁有國際培訓背景,並與本地及國際肝病研究接軌,擅長管理各類複雜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
檳榔醫院作為北馬領先的私立綜合醫院,提供中英巫三語服務,環境舒適,流程高效。海外與外州病患亦可安排健康篩查配套與專家預約服務,確保您獲得快速、精準、溫暖的醫療照護。
馬上預約您的肝臟健康評估或會診,千萬不要等到症狀明顯才行動。因為,現在就是了解您肝臟狀況的最佳時機。
您或許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如何預防肝癌:保持肝臟健康的簡單步驟
肝臟疾病
3種最常見的肝炎
檳榔醫院胃腸病學常見問題:幫助您解答並改善腸道健康
肝臟不好一定會有疼痛嗎?
不一定。肝臟疾病在早期常無明顯疼痛,很多病人甚至沒有不適感。因此,不要僅憑是否疼痛來判斷肝臟是否健康。
什麼時候需要儘快去醫院檢查肝臟?
如果出現持續性黃疸、尿色深、嚴重疲勞、腹痛加劇、食慾極度下降或突然體重下降,應儘快到醫院就診,進行專業評估。
若父母患有肝臟疾病或肝炎,是否會遺傳?
大多數肝臟疾病(如B型肝炎)並非遺傳,而是通過血液或母嬰傳播;但少數如威爾遜氏病、血色病等具有遺傳性,若有家族史,建議及早篩查。
肝臟疾病能完全恢復嗎?
這取決於肝臟損傷的程度和病因。很多早期肝臟疾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醫學治療是可以得到控制甚至逆轉的,早期發現尤為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