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牢記「1不碰,2不吃,3不做」,老傳統不是迷信!

2025-11-07     武巧輝     反饋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裡面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它是冬天到來的訊號。

立,代表著開始,冬,終也,萬物皆收藏也。

這說明,到了立冬,生氣開始閉蓄,世間萬物逐漸進入休養生息的狀態,草木開始枯萎凋零,動物們陸續進入休眠的狀態。

自然的變化規律不僅影響著植物和動物,也影響著人們。

立冬之後,氣溫會不斷降低,這時人們該改變生活方式,順勢而為。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立冬後該做的改變,按照傳統,守好規矩,養好身體,平安過冬。

其實,這所謂的規矩,總結起來就一句話,「1不碰,2不吃,3不做」。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0508.avif

1不碰

不碰寒氣。

立冬一到,寒氣加重,稍不留神,就可能寒氣入體,導致人出現頭疼腦熱、發燒感冒的症狀。

中午有太陽還好一些,最主要的就是早上和晚上,這兩個時候是人們最容易受寒的時候。

早上溫度很低,人們剛從床上起來,身體還比較脆弱,這時突然走出屋子,來到戶外,身體會一下適應不了寒冷的環境,受到一冷一熱的刺激,很容易就生病。

晚上沒了太陽,氣溫一下降下來,有些人反應不及時,沒有及時加衣,也會被寒氣傷到,從而生病。

那麼,該如何避免寒氣呢?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0509.avif

首先要做的,是注意保暖。

早晚溫差大,每天出門之前,一定要記得穿好厚衣服,騎電瓶車上班的朋友,更需要記得戴好圍巾、手套,儘可能把自己裹起來,少受風吹。

中午熱的時候,不要忙著脫衣服,把衣服敞開一下就好,要是一出汗就脫衣服,涼氣一撲上來,一冷一熱夾擊之下,身體會吃不消。

晚上天寒了,就要記得及時加衣,不要因為懶,就用身體扛,都說「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不及時添衣,病症找上門,那可不就只有喝藥了嗎?

其次,注重飲食,少吃一些寒涼的食物,比如芒果、螃蟹等,天氣冷了,腸胃消化功能本就減弱,吃太多寒涼食物,會給腸胃造成額外負擔,引發腹痛、腹瀉等毛病。

冬天適合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比如牛、羊肉,這兩種肉既營養又美味,搭配著蘿蔔熬湯喝,能夠滋養身體,帶給身體能量,幫助身體抵禦寒冷。

最後,適量的運動少不了,每天晚飯後出門走一走,讓身體微微的發汗,既能幫助消化,減輕腸胃負擔,又能增加身體的抵抗能力,減少生病的機率。

冬天不僅冷,還是流感高發期,適當鍛鍊,養好身體,增強體質,才能不給病毒可乘之機,才能健健康康的過冬天。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0510.avif

2不吃

不吃大補類的食物。

相信有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冬天是休養生息的季節,人們應該儘可能的儲存能量,多吃些進補的食物,把身體補好,來年春天才能活蹦亂跳,活的得勁兒。

冬天適量的補一補,這確實是好事,但是凡事有度,一旦補過頭了,好事也會變壞事。

說到滋補身體,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肉,攝入的肉食越多,身體吸收的蛋白質和脂肪就越多,而這兩種營養元素都是身體不可或缺的東西。

不過,這些東西雖好,可過量了也會成為一種負擔,這些高油高脂的滋補品容易使人「上火」,會使體內積熱嚴重,破壞身體的平衡,導致病症出現。

冬天本就乾燥,人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燥,要是再過度大補,加重這種乾燥感,人就會消化不良,喉嚨腫痛。

而且,高油高脂類的食物食用過多,人還容易發胖,影響腎臟的健康。

因此,冬天進補,要以溫和為主,葷素搭配,吃得營養均衡。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0511.avif

不吃過燙的食物。

天氣一冷,人們就喜歡吃一點熱乎乎的食物,帶有熱氣的東西一下肚,就感覺身體內部被注入了熱量,整個人從裡到外的暖和起來。

冬天吃熱食,這做法本沒錯,但是吃的太燙是會給身體造成傷害的。

人的食管黏膜是很脆弱的,食物的溫度一旦超過65℃,食入的時候,食管黏膜就會受損,引發炎症,嚴重的話,還有病變的風險。

更何況,食物太燙也會給胃黏膜負擔,影響腸胃消化。

冬天儘可能吃溫熱的飯菜,飯菜剛端上桌時,不要立刻就動筷子,先緩一緩,等上幾分鐘,等飯菜溫度降下來再吃,這時候飯菜的溫度剛剛好,不冷不熱,吃進肚子裡才真的覺得舒服。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0512.avif

3不做

這三不做指的是不熬夜、不生氣、不遠行。

先說不熬夜這事。

冬天是休養生息的時候,人們應該儘可能的休息,讓身體積攢能量。

同時,冬天氣溫低,人們就算什麼都不幹,身體也會抵禦寒冷而過度消耗能量,所以冬天我們總是覺得勞累,覺得渾身不舒服。

要想緩解這種疲勞感,就應該多睡覺,給身體恢復的時間。

因此,到了立冬後,要養成早睡的習慣,適量增加睡眠時間。

熬夜是在壓縮睡眠時間,作為背了冬天的養生之道,要堅決不做。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0513.avif

再說不生氣這事。

到了立冬,草木枯萎,處處透著衰敗的感覺,有的人看著這蕭瑟的景色,會忍不住觸景生情,心情低落。

心情一不好,就容易情緒起伏,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生氣。

生氣是耗費心神的事情,會消耗人的能量,這也不適合冬天養生。

因此,冬天要養出豁達的心態,少生氣,少發火,遇事不要急,先深呼吸,再想解決的法子。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0514.avif

最後說不遠行。

這是因為到了立冬後,溫度降得很快,出遠門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要帶許多厚衣服,要背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走。

背的東西多了,出行受困難不說,還容易出意外,容易被壞人當成「大肥羊」盯上,危及到自身的安全。

所以,進入冬天之後,儘可能少出遠門,就待在家裡,既舒服又安全。

李雅惠 • 80次觀看
李雅惠 • 15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610次觀看
李雅惠 • 360次觀看
李雅惠 • 60次觀看
李雅惠 • 50次觀看
李雅惠 • 50次觀看
武巧輝 • 180次觀看
李雅惠 • 70次觀看
武巧輝 • 3K次觀看
李雅惠 • 40次觀看
李雅惠 • 60次觀看
李雅惠 • 30次觀看
李雅惠 • 30次觀看
李雅惠 • 50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
李雅惠 • 70次觀看
李雅惠 • 40次觀看
武巧輝 • 61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