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菜來做比喻的話,正劇無疑是一道滿漢全席,太隆重,就好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吃飯,並不是赴宴,圖的是簡單輕鬆。所以,「下飯劇」應該輕鬆幽默,時不時發顆甜甜的糖,為飯菜增色。
《長安少年行》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下飯劇」。
光看《長安少年行》第一集,就能感受到編劇設計的精妙。女主沉依依廚藝超群,曾受到大戶人家千金沉蝶依的收養和照料。沉蝶依在大婚前不幸染病去世,沉依依為了報恩,以及完成沉蝶依查找身世的遺願,替嫁來到了長安城。
一路上,她遇到了才俊楊子安、劍客獨孤牧雪和未婚夫唐九華,二皇子李心遠。寥寥幾筆,一場逃跑追逐戲,本劇的男女主人公粉墨登場。
接著「尚藝館」招考學子,原本命運分散的人物,也因此聚集了起來,尚藝館就是舞台,一女四男登場獻藝,這像不像古代版的《流星花園》?
女主角並非才貌出眾,因平凡善良受到矚目,很容易讓觀眾有代入感,她因平凡而不凡,能夠激盪起普通人對美好的想像和憧憬。

四個男生各有特色,人設鮮明。扮演男主角楊子安的是吳希澤,曾經出演過新版《流星花園》。在《長安少年行》中,楊子安是當朝宰相庶出之子,文武全才,相貌出眾,他個性正直,有些高冷;
劉奕暢扮演的獨孤牧雪,是一個孤傲的劍客,一開始話不多,酷酷的,隨著劇情推進,人物支線顯露出來,才明白他背後的故事。

謝彬彬扮演的唐九華,則活潑許多,擅長音律和舞蹈,人隨和,性格好,又是一個「寵妻狂魔」;漆培鑫在《陳情令》里演過金凌,在本劇中扮演二皇子,精通算數和易理,懵呆天然的性格。

女主角王玉雯曾參演過《夏至未至》、《遇見你真好》等青春影視劇,也演過《大象席地而坐》這樣的藝術電影,表演經驗豐富。
她在《長安少年行》扮演沉依依,是一個比較「女漢子」的角色,牙尖嘴利也聰明機靈,女扮男裝混進了尚藝館求學,混在男生堆里。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難演的角色,難度在於「女扮男裝」,裝成男性舉止,就容易誇張做作,遇到情感戲,又要突然從「男性」轉變成「女性」,呈現出女性心理的細節,但王玉雯的表演非常自然,一些情感戲的細節拿捏得非常不錯。

四位男生,在加上男扮女裝混入尚藝館求學的沉依依,就組成了「尚藝館五子」。
於是,劇情主線,就是「尚藝館五子」的闖關遊戲:從袋棍球比賽,接著破獲「壞錢案」,拐騙幼童案,與東國遣御使才藝對決,甚至是上戰場,大破陀西軍等等,「尚藝館五子」的經驗值不斷提升,彼此間的情感也越加親近。
除此之外還埋藏著一條隱藏的線索,關於沉蝶依的真實身份,這就涉及到通常甜寵青春劇不太會關注的歷史政治元素。
一顯一隱,兩條線索,撐起了劇集的廣度和豐富,讓「下飯劇」不僅僅擁有了「甜」味,也有了酸苦辣等不同滋味。

當然,框架有了,還需要有血肉填充。
《長安少年行》的血肉,就是沉依依與楊子安之間的情感線。事實上,前幾集中,楊子安並不出眾,可能是太過「正氣」而顯得木訥。
沉依依與楊子安個性天差地別,一個活潑,一個高冷,兩人之間是一種對峙關係,卻被意外的分到了同一宿舍,緊跟著又展開了一系列衝突和誤會,類似意外而形成的尷尬處境,永遠是觀眾會心一笑的源泉。
隨著劇情推進,兩人增進對彼此了解,磨去了個性差異的稜角,就越發投契,觀眾也開始在沈依依和楊子安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側面,沉依依原來不完全是魯莽而粗俗的,她也有小女子嬌羞的柔情,楊子安也不儘是高冷的,他也有溫柔和暖心。兩人經歷了重重挑戰,共患難而同生死,情感遞增,互相吸引。

一個原本女扮男裝的老梗,到了《長安少年行》卻翻出了新的花樣。觀眾也不再安於做一個露出「姨母笑」看好戲的吃瓜群眾,更恨不得為他們加油,在背後推他們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