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夏
1
在很多人心裡,父母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能給予自己安全感的親人。他們無私,不求回報。這樣的父母,是絕大多數父母的縮影。
可卻也有這樣的父母,重男輕女,只偏袒兒子,卻永遠忽略了女兒。女兒要想得到父母的重視和在乎,那就只有不斷掙錢養活全家人,幫襯著自己的兄弟結婚成家。
而35歲的青青就是這樣的女兒,從小到大,父母對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以後多掙錢,幫幫你哥。其實,青青是家裡的小女兒,上面還有個比她大五歲的哥哥。

2
只是父母只喜歡哥哥,對哥哥是百般寵溺和偏愛。而對於她這個女兒,卻可有可無。即使哥哥從小學習成就不好,剛初中畢業就再也讀不下去。而青青學習成績很好,到最後還靠著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學。
父母原本是不情願送青青去上大學,因為家裡條件有限,父母的錢是要留著給哥哥結婚成家,而不是浪費在女兒身上。
是青青苦苦哀求,再多次保證以後賺錢了,一定會好好孝順父母和幫襯哥哥,父母這才不情不願拿出了第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而從此之後,學費和生活費,就只能靠青青自己寒暑假去打工掙。

3
哥哥初中畢業後,就在社會上闖蕩。但他卻沒有去上班,因為哥哥嫌棄父母給他找的工作,要麼工資太低,要麼工作太累太髒。到最後,父母也放棄了,只好任由他在家裡遊手好閒,沒錢了就給錢。
等青青畢業工作後,養哥哥的壓力就轉移到了青青的身上。哥哥不工作沒收入,花錢卻大手大腳,也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而父母能力有限,卻又不捨得唯一的兒子受委屈,只好每次兒子一要錢,就跟女兒開口。
久而久之,青青工作多少年,就養活了哥哥多少年。即使後來哥哥跟嫂子結婚了,哥嫂住的婚房,彩禮,也都是青青辛苦掙來的錢。

4
青青也想過狠心不給,但父母卻對她道德綁架。只要青青流露出不給錢的意思,父母就開始哭訴當初為了供青青讀書,多麼多麼艱苦。青青受不住父母的哭訴,又不願意背負不孝的罵名,只好忍氣吞聲給了錢。
只是哥哥結婚有了孩子後,依舊還是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整日吊兒郎當,沒錢就找父母要。而嫂子又為人強勢,當初她之所以願意嫁,也是看中了青青父母願意買房給彩禮。
可結婚後,她才發現自己的丈夫,卻是一事無成,全都依靠父母和妹妹接濟才能活下來。嫂子嫌棄哥哥沒本事沒出息,夫妻倆整日為了錢吵架。

5
父母心疼哥哥,又害怕嫂子一怒之下鬧離婚,就再次哀求青青出錢幫忙養孩子。而青青無力反抗,只好又承擔了小侄子的所有花銷。甚至連小侄子以後讀書的錢,也都是青青這個姑姑掏。
補貼娘家多了,青青就特別渴望自己也有一個穩定的家。只是,卻沒有人敢娶青青。其實青青長相漂亮,性格脾氣也好,人也溫柔和善。
一開始很多人追求她,可每次談婚論嫁時,父母總是跟男方索要高額彩禮,動輒二十多萬的彩禮,也成功嚇跑了一大群追求者。
30歲之前,青青還不太著急,那時也還有人願意娶她。可等到30歲之後,追求者就慢慢少了。曾經自己看不上的那些追求者,也早已結婚成家,連孩子都有了,而青青卻依舊孑然一身。

6
在青青32歲那年,好不容易有一個男人,誠心誠意願意娶青青。可父母卻依舊獅子大開口,要20萬彩禮,一分錢都不能少。雙方談婚論嫁了很久,父母依舊不退步,最後男人只好放棄,消失不見了。
青青很生氣質問父母,她都32歲,早已經是大齡未婚剩女,有人願意娶都不錯了,為什麼父母還要執著要20萬彩禮?難道20萬彩禮,比女兒的幸福還要重要嗎?
父母卻說,還沒結婚,你就胳膊肘往外拐。等你結婚了,那豈不是一心向著婆家了?到時,你還怎麼管你大哥一家,你侄子又怎麼辦?我們年紀大了,也管不動了,而你哥又沒出息,還要指望你幫著他養活一家人了。不讓你嫁給窮人,也是擔心你不再養你哥一家人。

7
父母的話,讓青青覺得很可笑。哥哥沒工作,窮,被嫂子嫌棄,從他沒結婚開始,青青就一直養著哥哥,因為父母總是希望她能多幫哥哥。父母的養老醫療,全都是她在承擔。
對於青青來說,自己就相當於獨自養活父母,還接濟哥哥一家。可父母呢,卻把自己的家產早早就給了哥哥,還叮囑青青不能回家來搶。青青反問父母,她不結婚生子,老了誰來管她?
父母卻說,讓侄子給她養老,以後她賺的錢就給侄子花。青青聽了,心灰意冷,自己不結婚生孩子,卻讓侄子養老,這豈不是一個笑話嗎?
她養了哥哥父母這麼多年,早已經夠了。現在她只不過是想要個自己的家,生個自己的孩子,怎麼就這麼難?青青沒有再爭辯下去,而是收拾行李,選擇離家出走了。
從那之後,父母給她打電話,她很少再接聽。對於父母責罵她是白眼狼,不孝女,她也置之不理。因為心寒了,父母阻攔她結婚成家生子,就因為她結婚後,不能再幫著養哥哥一家。
想到這,她狠了狠心,拉黑了父母電話,跟家裡斷絕了來往。此刻,她只想為自己好好活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