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我們與科技為伴,手機更是我們身邊必帶的物品之一。但是,有很多人的生活卻被手機佔據,甚至迷失了自己。
手機可以社交,可以網購,可以追劇,可以玩遊戲,一打開手機,幾個小時就輕鬆過去了。
這些軟體會根據你的流覽記錄,判斷你的愛好,給你定向推薦你喜歡看的內容,就這樣,你輕輕鬆松浪費了更多時間!
你以為這樣就能獲得快樂?實際上這是一種沉迷低級娛樂,造成的麻木錯覺。
迷在這種低級娛樂,就能滿足的錯覺裡,長此以往,就總感覺時間不夠用,覺得閒置時間越來越少,「忙忙忙」成了慣用的藉口。
但是這樣毫無營養的低級快樂,卻正於無形之中慢慢拖垮你。
為什麼這些低級娛樂,能夠讓我們一直沉迷其中呢?
一、低級快樂,只是短期快感
有網友質疑:「快樂,也分等級嗎?」
羅翔老師曾給出過明確的回復:「的確,快樂是有質量的。」
科學研究表明:「 快樂有三種,分別是多巴胺快樂,血清素快樂和內啡肽快樂。」
低級快樂,也就是所謂的多巴胺快樂,往往只是快感,容易沉溺其中,過後卻只剩乏味。
多巴胺其實不是一種直接的「快樂物質」,它的作用更多在於促使人們去追尋所想要的事物,可以稱它為一種「慾望物質」。
它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人類的行為,所以才會有一種在獲得所想要的事物後,那一種瞬間的失落感,就是多巴胺的作用消失了的感覺。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下班後,躺在沙發上開始刷短視訊,一不小心就到了深夜,曾經設定好的計畫,答應自己的健身、護膚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到了週末,本想約上好朋友們聚會,但卻順手打開了遊戲,一把接一把,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就到了淩晨,什麼友情愛情,還是線上維護吧!
好不容易放了個小長假,信誓旦旦給自己安排了讀書計畫、出行計畫,但卻被無腦的偶像劇拖住了腳步。
……
但是,睡覺前,你卻開始懊悔,下次不能再刷這麼久短視訊了;每每到了週一,你又開始反思,這個週末不能一味玩遊戲了;每次放假結束,你又開始沮喪,白白浪費了整個假期……
像短視訊、遊戲、偶像劇,這樣可以讓人輕易獲得,而又沉迷其中,過後卻毫不所獲的娛樂方式,你從中獲得的,或許就是低級快樂。
這樣的快樂,往往通過放縱就可以獲得。
但這樣的快樂,卻又夾雜著痛苦,因為放縱後你除了皺紋和白髮,終將一無所獲。
二、低級快樂,正在拖垮你
網上時不時有著這樣的梗:
「刷手機5分鐘,人間1小時」;
「9點上線,8點下線」;
「打完這回合就睡覺,咦,怎麼天亮了?」
人們一邊沉迷於低級的快樂,一邊驚歎被偷走了時間。
雖然也有說我們需要有些東西來kill time,但是,親愛的,你永遠無法kill到time,你能殺的,只是你自己的生命。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讓人震驚。
有個90後女孩子,居然長出了老年斑。
深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從高中畢業後,她就沒有在淩晨2點之前睡過覺。
每每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是她與自己狂歡的時分。
手機,成了她最親密的伴侶。她天天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她以為自己獲得了快樂,但這樣的快樂,卻拖垮了她自己的身體。
這個女孩還是幸運的,經過作息調整,告別低級快樂,她的皮膚狀態正在恢復。
但另外一個女孩,就沒有那麼幸運。
她白天一閑下來,就刷淘寶,晚上回了家,也是如此。
有天晚上,她眼前突然一黑,就什麼也看不見了。
經醫生診斷,她永久性失明了。
這種不可逆的傷害,或許才是最可怕的。
而且很多時候,低級快樂,拖垮的不僅是我們的身體,還有我們的精神。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穆來·納森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頻寬」。
而影響我們認知力、執行力以及控制力的,被稱為「心智頻寬」。
如果低級快樂佔用了我們的太多「心智頻寬」,我們就無法去思考,去提升,去創造屬於自己真正的價值。
尼爾·波茲曼就曾感慨:「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為何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三、高級快樂,或許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人,是可以通過實踐來改變世界的生物。
而真正高級的快樂,也應該是充分準備後獲得的高分,加碼努力後得到的冠軍,披荊斬棘後贏得的徽章。
這樣的快樂,雖然看起來煎熬,但卻長久,而且不僅會讓人有無限回味,還會讓人有真正的滿足感、成就感。
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內啡肽快樂」。

內啡肽是什麼?有人下過這麼一個定義:
有一個奇妙的時間點,在那個點之前,人會感到非常疲憊,一旦越過了那個點,身體就又會充滿了活力,就又會感到振奮。
前段時間,一個叫周桐的男孩火了。
2019年,因為一場意外,他失去了小腿,也錯失了大學聯考。
但是,剛從重症監護室出來,他就托家人從學校取出了課本,並且在醫院開始了自學。
身體再好轉後,他本可以選擇休學,他卻毅然拄著拐棍去上學了。
經過努力,他今年取得了684分的好成績,他也可以如願進入大學、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圓夢的快樂,讓周桐每每都笑得合不攏嘴。
因為他知道,此時的快樂,才真正屬於自己,不會被任何人剝奪,也不會隨風而逝。
班庭就曾說:「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佔有什麼,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因為,在你奮力拚搏的之後,才能感受到苦盡甘來的欣喜;
在你歷盡黑暗之後,才能感受到抵達光明的愉悅;當你自律時,才能感受到自由。
而苦盡甘來、陽光普照和內心自由,才是歷久彌新,才是物有所值,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四、低級快樂是放縱,高級快樂靠自律
有人說:「低級快樂是放縱,高級快樂是自律。」
的確,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延遲滿足感。
他們從來不會貪圖眼前的一時之快,而是懂得自律,懂得持之以恆地提升自我,向著目標前進。
這樣的人,也往往更容易獲得內啡肽快樂,即持續、長期而穩定的高級快樂。
想要獲得這樣的快樂,你需要做的就是付出等值的努力。

1.深度閱讀,提升思考力
學者魯賓在面對媒介帶來的過度娛樂化的問題時,曾提出過「媒介素養」的概念。
也就是一個人在面對媒介問題時,是否具有接觸、使用、理解、批判等等能力。
智慧手機帶來了全民的接觸和使用能力,卻也帶來了理解和批判力的缺乏。
而深度閱讀和系統教育,才是真正能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方式。
畢竟,讀書,是你在和哲人對話的過程,即使不能解決你當下的問題,也能讓你獲得未來的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