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員工掛網上了,說我中秋不發月餅太摳門。
可網友不知道,我公司傳統是,每次過節包括員工生日,都是雷打不動,每人一張 2000 元的購物卡。
全網都在罵我,我索性順應民意,直接發通知:為尊重傳統文化,本次中秋取消購物卡,統一改為發放月餅禮盒。
通知一出,公司炸了,員工們堵在我辦公室門口,求我把購物卡換回來。
1
中秋節快到了,公司里已經有了節日的氛圍。
我讓助理把準備好的購物卡拿了過來,厚厚一沓。
這是我們公司成立以來的傳統,每逢佳節,包括員工生日,每人一張兩千塊的購物卡。
新來的實習生林婉,從工位上探出頭來。
她看了一眼助理手裡的購物卡,嘴巴一撅。
「咱們公司這麼大,連盒月餅都不發嗎?」
她說話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辦公室里的人都聽見。
旁邊的老員工張姐連忙拉了拉她的袖子,小聲提醒。
「小林,咱們公司的福利是發兩千塊購物卡,遠比月餅實惠多了,你剛來不知道。」
另一個同事也附和道:「是啊,我去年就用這卡給我媽換了個新手機,比發什麼都強。」
「哦?是嗎?」
林婉陰陽怪氣地拉長了聲音,「卡是卡,月餅是月餅,連盒月餅都捨不得,還好意思說福利好。心意不到位,給再多錢有什麼用。」
張姐和那個同事的臉色有些難堪,都沒再說話。
下午,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林婉抱著個文件夾站在門口,「陸總,有時間嗎?想跟您聊聊公司文化建設的問題。」
我點了下頭。
她走了進來,把門帶上,臉上帶著職業的微笑。
「陸總,我是覺得,咱們公司作為行業內的標杆,企業文化這塊兒可以再加強一下。」
「比如中秋節,購物卡雖然實惠,但總感覺少了點傳統文化的味道。如果能給每位員工再增發一份月餅禮盒,更能體現公司的人文關懷。」
我看著她,心裡覺得有些可笑。
「公司的傳統是把福利的選擇權直接給員工,兩千塊,你可以買幾十盒你喜歡的月餅,也可以給家人買點別的。這比公司統一採購,強制發給你不喜歡的口味,要人性化得多。」
林婉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陸總,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這是一種雙規並行,情感與物質的雙重激勵。」
我打斷她,「我只知道,把錢實實在在地發到員工手裡,讓他們自己選擇,才是最大的尊重。」
她噎了一下,乾巴巴地擠出一句,「我就是提個建議。」
說完,她抱著文件夾快步走了出去。
我沒把這當回事,只當是新來的年輕人想表現自己。
公司創業初期很艱難,我一直覺得虧欠了最早跟著我的那批員工。
所以公司走上正軌後,我把福利待遇直接拉滿,就是想建立一個讓大家都有尊嚴、都能體面掙錢的環境。
沒想到,這份初心在別人眼裡成了可以拿捏的把柄。
快下班時,王哥湊到林婉工位旁,兩人竊竊私語。
「怎麼樣?老闆怎麼說?」
林婉冷哼一聲,「老古董,油鹽不進,還給我上課。」
王哥眼珠子一轉,壓低聲音,「我就說吧,這老闆就是摳。小林,我支持你,現在年輕人都講究個儀式感,這事兒你做得對。」
林婉得意地挑了下眉,「王哥你放心,看我的。」
我看見林婉拿出手機,對著工位和窗外拍了幾個鏡頭,然後又將攝像頭對準自己,臉上瞬間切換成一副泫然欲泣的委屈表情。
她嘴唇翕動,無聲地說著什麼。
我心裡咯噔一下,有種不好的預感。
晚上回到家,手機推送了一條本地熱門視頻。
標題是「00 後整頓摳門老闆,中秋佳節連盒月餅都捨不得發?」
視頻的封面,正是林婉那張寫滿了委屈的臉。
2
我點開視頻。
畫面是我辦公室的門,配的文案是「鼓起勇氣為全體員工爭取福利」。
接著是林婉在工位上泫然欲泣的特寫,文案是「被老闆無情拒絕,說我不懂感恩」。
視頻里把我耐心解釋的話,通過剪輯和變聲處理,變成了冷漠又高高在上的腔調。
最後,她對著鏡頭哽咽。
「我不要什麼購物卡,我只想在中秋節能有一盒月餅,感受一下公司的溫暖,就這麼難嗎?」
評論區已經炸了。
【現在還有這麼摳門的公司?連月餅都發不起?】
【小姐姐別哭,曝光他公司名,我們幫你沖了他!】
【這種黑心老闆,就該被 00 後好好整頓一下!】
我氣笑了,兩千塊的購物卡在她嘴裡變成了「什麼都不要」。
第二天一早,我剛到公司,林婉就跟著王哥一起進了我辦公室。
王哥一臉為難,上來就和稀泥。
「陸總,小林這事兒,出發點是好的。大家都沒有惡意,就是想公司越來越好,更有凝聚力嘛。現在大家都看著呢,要不,您就滿足一下大家的心愿?」
林婉站在旁邊,抱著手臂,一副有恃無恐的表情。
她揚了揚手機,「陸總,現在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要求了,這是大家的呼聲。」
我漠然說道:「公司的規矩,不會因為任何人的無理取鬧而改變。」
林婉嗤笑一聲。
「購物卡是激勵,月餅是文化,這是兩碼事。陸總,你要是分不清,網友們可以教你分清。」
她話里滿含著警告的意味。
「現在視頻才幾十萬播放,你要是不想辦法,我可不保證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她這是在公開威脅我。
就在這時,我的助理慌慌張張地推門進來。
「陸總,不好了,林婉的視頻上熱搜了!【公司中秋不發月餅】的話題,現在在同城榜第一!」
我刷新了一下手機,果然。
更讓我心寒的是,我翻看視頻的點贊列表時,在最新點贊的列表里,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頭像。
是上個月剛給他父親申請了三萬塊重病補助的老員工,李工。
我親自去醫院探望過他父親。
現在,他默默地給林婉的視頻,點了一個贊。
林婉看到我變化的臉色,嘴角的弧度更大了,她甚至故意點了一下手機螢幕,給我看那飛速上漲的數據。
「陸總,現在,你還覺得這是我一個人的要求嗎?」
話音剛落,前台的內線電話就打了進來。
「陸總,公司的電話快被打爆了,都是來罵我們的。還有幾個合作方也打電話來問,說我們是不是出了什麼負面新聞。」
一場針對公司的輿論風暴,就這樣被一個實習生、一盒月餅引爆了。
我看著眼前洋洋得意的林婉和旁邊假惺惺勸和的王哥,忽然覺得很沒意思。
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給的太多,讓他們忘了自己是誰。
3
一夜之間,全網都是我們公司的負面新聞。
公司的名字、我的照片都被掛在了網上。
辱罵的私信和電話塞滿了我的手機。
有人罵我是黑心資本家,有人咒我公司明天就倒閉。
公關部經理頂著兩個黑眼圈,給我遞上一份緊急預案。
「陸總,我們必須馬上發聲明,把發 2000 元購物卡的事情說清楚,再配上歷年的轉帳記錄,應該能澄清。」
我捏著眉心,一開始也想這麼做。
我問他:「你覺得現在發出去,是像在解釋,還是像在心虛地狡辯?」
經理愣住了,沒說話。
我覺得只要把事實擺出來,總有人會相信。
可我錯了。
我刷新著那條熱門視頻下的評論區,一條新的匿名評論被頂上了最高的位置。
評論者的頭像是灰色的,名字是一串亂碼。
【別洗了,我是這家公司的內部員工。什麼 2000 元購物卡?我怎麼從來沒見過?我們只想要一盒月餅感受一下溫暖,就這麼難嗎?】
這條評論下面,點贊數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漲。
還有不少自稱「內部員工」的人在附和。
「就是就是,我作證,根本沒有購物卡這回事!」
「我們老闆可摳了,去年年會抽獎的獎品還是他自己家過期的產品。」
謊言像病毒一樣擴散。
我死死盯著那條評論。
我知道,這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林婉是點火的人,那這些附和的、點贊的「內部員工」,就是往火堆上澆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