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識到,這場鬧劇,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
06
徹底的背叛:八十萬的去向與兒媳的嘴臉
我將手機螢幕舉到大姑面前,讓她看清楚孫燕那條充滿挑釁的微信。
「大姑,您說您是被逼的。可您的兒媳婦,卻在第一時間告訴我,我是個『外人』,並且將您的『自願』拿出來炫耀。」
大姑看到微信,臉上的血色徹底褪去,她試圖抓住我的胳膊:「小薇,你別聽她胡說,她就是想氣你!我、我這就給她們打電話,讓她們把錢吐出來!」
她手忙腳亂地掏出手機,手指顫抖著撥通了大兒媳王麗的電話。
電話很快接通,大姑帶著哭腔說:「王麗啊,你快把錢還給我,小薇知道了,她生氣了……」
電話那頭傳來王麗尖銳而得意的笑聲:「媽,您說什麼呢?什麼錢?那是您自願給我們的,贍養費,提前預支的!您可別想反悔啊,錢都花出去了!再說了,您現在不是住在小薇家嗎?讓她照顧您去啊!」
王麗的聲音沒有絲毫的掩飾,充滿了勝利者的傲慢。
大姑徹底愣住了,她拿著手機,臉色慘白。
「聽到了嗎,大姑?」我的語氣平靜得可怕,「她們不僅沒有感激,甚至在嘲笑您的愚蠢,嘲笑我的『多管閒事』。」
我走近她,聲音低沉而清晰:「您用八十萬,買斷了您和兒子兒媳的未來,也買斷了您和我的七年情分。」
我坐在她對面,將這些年壓抑在心底的話,一句一句地說了出來。
「七年前,您病重,住在老三家的雜物間,是張強背著您跑了三家醫院,求爺爺告奶奶找關係,才給您安排了床位。」
「五年前,您摔斷了腿,醫生說康復周期長,需要專人護理。您的三個兒媳婦,誰來了?她們說沒時間,說聞不了病房裡的消毒水味。是我,每天給您擦身,換藥,端屎端尿。」
「兩年前,我母親生病住院,我白天伺候您,晚上去醫院照顧我媽。我累得差點暈倒在樓梯上。您的兒子兒媳,在哪裡?」
我停頓了一下,看著大姑那雙充滿了悔恨和驚恐的眼睛。
「您說,您怕她們將來不認您。大姑,這七年,她們認過您嗎?她們來看您,是帶著目的來的。而我們,是真心實意地把您當成親人。」
「現在,您把我們傾盡全力換來的拆遷款,全部給了她們。您用我的善良,去討好那些不孝之子。您覺得,您對得起誰?」
大姑徹底崩潰了,她抱著頭,嚎啕大哭:「小薇,我對不起你!我真的對不起你!我只是怕……我老了,兒子都不管我……」
「您現在知道怕了?」我起身,語氣中帶著一種徹底的釋然,「七年的付出,您告訴我,比不過您虛無縹緲的『兒子』。」
我走到門口,拿起了我的包,張強聽到動靜,從臥室里走了出來。
他看著大姑哭泣的模樣,又看了看我平靜而堅決的表情,瞬間明白了發生了什麼。
張強走到我身邊,輕輕握住了我的手。
他的眼神里沒有憤怒,只有深深的心疼。
「小薇,別說了,不值得。」張強說。
我搖了搖頭,看著大姑,一字一句地說出了那句在心底演練了無數遍的話。
「大姑,既然她們如此孝順,讓您甘願付出全部身家。那從今天起,您就跟著她們享清福吧。別再來找我了。」
說完,我沒有回頭,拉著張強走出了這個住了七年的家。
關上門的那一刻,我聽到了大姑絕望的哭喊聲,但我的心,卻異常的平靜。
07
輿論的風暴:親戚的譴責與我的解脫
我們搬回了臨時租住的房子。
雖然簡陋,但沒有了壓抑和沉重,反而讓人覺得輕鬆。
大姑的事情,很快就在親戚圈和鄰裡間傳開了。
我們沒有主動宣揚,但那三個兒媳婦卻得意洋洋地把拆遷款的事情透露了出去。
她們的意思很明確:老太太的錢,當然是給親兒子。
然而,她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輿論並沒有像她們預期的那樣,認為這是理所當然。
相反,所有知道內情的人,都站在了我們這一邊。
鄰居李阿姨直接找到了大兒媳王麗的單位,當著她同事的面,把她七年前如何把婆婆扔在雨夜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講了一遍。
「你們王麗啊,真是個大孝子!老太太病重的時候,她嫌晦氣,現在八十萬到手了,她倒是知道叫媽了!小薇那孩子,辛辛苦苦伺候了七年,圖什麼?圖老太太那顆石頭心嗎?」
輿論壓力像雪片一樣,鋪天蓋地而來。
親戚們也紛紛打電話給我們,表示支持。
「小薇,你做得對!那種沒良心的老人,你不用再管她了。你這七年,仁至義盡。」大舅媽在電話里泣不成聲。
但也有少數幾個親戚,覺得我做得太絕。
小姨打來電話,勸我:「小薇啊,她畢竟是你大姑,血濃於水。她年紀大了,糊塗了,你不能真把她扔下不管啊。」
我平靜地回答小姨:「小姨,我不是把她扔下不管,是她自己選擇了她的『親人』。血緣是紐帶,但不是綁架我的枷鎖。如果親情意味著我可以被隨意犧牲和背叛,那這份親情,我寧可不要。」
我對張強說:「錢沒了,可以再掙。但如果我繼續心軟,將來我們的人生都會被這份『親情』拖垮。」
張強緊緊抱住了我:「老婆,你放心,我永遠支持你。我們問心無愧。」
而那三個兒媳婦,在拿到錢後,立刻恢復了她們的本性。
她們當然不肯接大姑回家。
她們拿走了八十萬,就意味著她們的「孝順任務」已經完成。
大兒媳王麗說:「媽,您不是說小薇家對您最好嗎?您繼續住在那兒唄,反正您把錢給了我們,我們現在忙著裝修新房,沒空伺候您。」
二兒媳趙梅說:「媽,那八十萬是您給我們孩子的教育基金,您可不能再管我們要回去。您要是沒地方住,我們給您找個便宜的養老院,您自己出費用。」
三兒媳孫燕則乾脆拉黑了大姑的電話。
大姑這才真正體會到,她用巨款換來的「親情」,是多麼的虛假和脆弱。
08
法律的邊界:財產贈與與道德的審判
大姑被我趕走後,沒有地方去,只能暫住在她三兒子家附近的小旅館裡。
她每天給三個兒子打電話,但他們都以各種理由拒絕接她回家。
「媽,我們家小,沒地方住。」
「媽,我們最近忙,你先在旅館住幾天。」
八十萬的現金,已經變成了一棟棟新房的首付,或是一輛輛新車的車輪。
大姑終於意識到,她用自己最後的籌碼,換來的是徹底的孤立。
她開始給我和張強打電話、發信息,哭著求我們原諒。
「小薇,我錯了,我真的錯了!她們拿到錢,就翻臉不認人了!我好後悔,你把我接回去吧,我以後什麼都聽你的,我把我的退休金都給你……」
我沒有接她的電話,信息也只是簡單回覆:「大姑,您現在應該去找您的三個兒子。他們拿了您的錢,就該承擔您的晚年。」
張強擔心大姑會做出什麼極端的事情,便帶著我諮詢了律師,想看看這筆錢有沒有追回的可能。
律師聽完我們的敘述,嘆了口氣:「小薇女士,從法律角度講,這筆拆遷款是劉芳女士的個人財產,她擁有完全的支配權。她通過銀行轉帳的形式將錢款贈與她的兒媳,這屬於合法的贈與行為,是很難追回的。」
「除非,能證明劉芳女士是在受到脅迫或者意識不清的情況下進行轉帳。」律師補充道,「但現在,劉芳女士本人承認是為了換取兒媳的贍養承諾而自願轉帳,這就更難辦了。」
我點點頭,其實我心裡早就清楚。
我並不指望追回這筆錢,我只是想尋求一個法律上的公正。
律師最後說了一句:「從道德層面上講,小薇女士您做得無可指摘。這七年,您已經超出了一個侄女應盡的所有義務。」
法律雖然無法懲罰那三個兒媳的道德敗壞,但社會輿論的審判卻開始了。
大姑無家可歸的消息,像病毒一樣擴散。
親戚們開始自發地疏遠那三家。
他們的孩子在學校里被指指點點,他們的同事也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
特別是三兒媳孫燕,她在單位是出了名的「孝順人設」,現在人設崩塌,直接被單位領導找去談話。























